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NSFC—云南联合基金计划助力科技 创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2023-01-28 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处
41
核心提示: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利用长雄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把一年生稻变成多年生稻,是我国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领域最具代

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利用长雄野生稻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把一年生稻变成多年生稻,是我国种质资源创新利用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突破之一,也是全球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的重要进展。该项研究结果入选了《Science》2022年度10大科学突破榜单,是该年度中国唯一入选的项目。

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在多个NSFC—云南联合基金项目(批准号:U0836605、U1302264、U1602266)的连续资助下,经过20多年的探索,从理论发现到实践应用,该团队通过把亚洲栽培稻(Oryza sativa)与长雄野生稻(O. longistaminata)进行种间杂交,克服了种间远缘杂交难点,研究过程中发现了长雄野生稻地下茎的遗传规律,发明了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并且配套发明了一种多年生稻的栽培方法,成功创制了多年生稻,培育了系列多年生稻品系,审定了3个多年生稻品种,在全球多年生粮食作物育种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目前创制的多年生稻品种可以连续种植3—4年,每年收获2季,平均每季产量为6.8吨/公顷,与一年生稻产量(6.7吨/公顷)相当。基于“免耕”和“越冬”为核心的多年生稻生产方式,改善了稻田耕层土壤结构,培肥了土壤,其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每年分别以0.95吨/公顷和0.11吨/公顷的速率增加。另外,据初步评估,在最冷月的月平均温度不低于13.5℃且越冬期低于4℃持续不超过5天的稻作区,即在南北纬40度之间的无霜稻作区,多年生稻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截至2022年,多年生稻已在中国及南亚东南亚和非洲等“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多个国家成功转化试验示范,是科技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案例。

 

图1 多年生稻技术路线简介

 

图2 《Science》2022年度10大科学突破榜单截图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