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生物多样性与绿色发展论坛在云南腾冲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郝小江、季维智、陈晓亚,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等7名院士及9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交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马克平作主旨报告。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主持。
许智宏致辞
许智宏院士在致辞中表示,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赖以生存的基础。生物多样性作为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三个层次的统一,对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强调,要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全方位、多途径开发丰富多样的生物品种,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合理利用大自然资源发展人类需求。
季维智作主旨报告
季维智院士以“非人灵长类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主题,将灵长类动物作为人类疾病药物靶点研究及药物开发的理想模型,探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面临的瓶颈和挑战,指出灵长类胚胎发育研究对科学和人类健康的重大意义。
陈晓亚作主旨报告
陈晓亚院士以“药用植物萜类成分生物合成研究”为主题,具体介绍了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丰富类型,滇产重要中药材活成份生物合成研究等成果,指出了占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半壁江山的中医药产业的现状、困境和发展思路。
朱有勇作主旨报告
朱有勇院士以“农业生物多样性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以元阳梯田水稻、林下中药材、冬季马铃薯种植为案例,介绍了综合利用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境多样性提高农作物种植水平,以农业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的实践经验。
郝小江作主旨报告
郝小江院士以“植物天然产物的多样性及其利用”为主题,介绍了植物天然产物与相关学科的发展情况,植物天然产物的多样性,植物天然产物“一体两翼”的研究模式,以及天然产物在我国创新药物研究中的贡献。
马克平作主旨论坛
马克平研究员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趋势与研究进展”为主题,展示COP15领导人峰会以来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取得的重要进展,并对比中德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提出了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趋势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三种主要方式。
方精云主持论坛
论坛上,专家们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状、痛点和问题,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区域)合作模式和发展路径,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交流。专家们认为,云南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但也存在农业产业发展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等问题,未来应充分发挥生物资源多样性优势,兼顾资源保护与利用,建立动态监测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人才培养机制,坚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相互促进,实现科技赋能、品牌赋能云南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以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助推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