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揭示青藏高原实际降水量被低估

   2024-06-06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42
核心提示: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青藏高原水循环正发生巨大变化,直接影响我国水资源利用及周边“一带一路”国家水安全。降水是水循环的核心

在全球变暖大背景下,青藏高原水循环正发生巨大变化,直接影响我国水资源利用及周边“一带一路”国家水安全。降水是水循环的核心环节之一,降水的准确估算是科学开展水资源管理、水循环研究和水灾害防控的关键。目前普遍认为,地面仪器监测是获取降水信息最主要、最可靠的手段。但是,第二次青藏科考任务四“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与优化体系”科考分队研究发现:(1)地面仪器监测(简称“器测”)严重低估了青藏高原的实际降水量,具体表现为实际蒸散发量大于器测降水量、河川径流系数普遍偏高、从多个冰芯中重建的雪水量显著高于同期器测降水量。(2)研究从器测误差和代表性误差2个方面系统剖析青藏高原降水被严重低估的原因。一是在青藏高原地区,降水过程中雪的比例相对较高,且常伴有强风。传统地面监测仪器的开口面积有限且底部封闭,在强风条件下易形成上托气流,阻碍雨滴或雪花进入,从而造成降水量低估。这种由强风引起的器测误差是影响高寒地区降水测量精度的最主要原因,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误差超过100%。二是青藏高原地形复杂,即便在一个网格单元内也存在显著的地形变化,垂直降水梯度明显,大部分气象站点通常位于山谷或低海拔地区,无法反映其所在网格单元的整体降水特征,这种由区域尺度引起的代表性误差进一步降低了降水的估算精度。综上,为了获取青藏高原实际降水量,需要重新评估基于现有地面仪器监测降水数据得到的水资源、水循环和水灾害相关结果,从仪器创新、站点建设与空间优化等方面提出青藏高原降水监测的新方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