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高分七号卫星成功发射 可拍"高清3D立体大片"

   2019-11-04 本站综合消息
35
核心提示:人民网北京11月3日电(赵竹青)11月3日11时22分,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

人民网北京11月3日电(赵竹青)11月3日11时22分,我国首颗民用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取得圆满成功。

随着高分七号被送入茫茫太空,“高分”家族再添一员虎将。其实对于“高分”家族中这位“小儿子”,早在前两年还在闭关修炼期间,江湖上就有许多传闻。那么这位高分“七哥”到底有什么魅力惊艳世人呢?

师出名门

高分七号卫星是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民用领域里的一枝“新秀”,更是一个“骄子”,可谓师出名门。

“高分专项”是一个非常庞大的项目,高分一号和二号都是光学成像遥感卫星,只是高分二号全色和多光谱分辨率都提高了一倍;高分三号则与众不同,是家族中唯一一个微波遥感卫星;高分四号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光学卫星,全色分辨率是50米;高分五号不仅装有高光谱相机,而且拥有多部大气环境和成分探测设备;高分六号又与高分一号拥有相似的载荷性能。

如今,高分七号横空出世,它也是一颗光学遥感卫星,但不同的是他属于光学立体测绘卫星,是家族中唯一可以拍摄“3D”立体大片的卫星。

据航天五院高分七号卫星总设计师曹海翊介绍,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亚米级民用光学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将在高分辨立体测绘图像数据获取、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城乡建设高精度卫星遥感和遥感统计调查等领域取得突破。同时,它还将与其他几位兄弟一起构成一个能够覆盖从全色、多光谱到高光谱,从光学到雷达,从太阳同步轨道到地球同步轨道等多种类型,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高光谱分辨率能力的对地观测系统。

身怀绝技

记者从高分七号的抓总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获悉,作为我国首颗亚米级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高分七号拥有很多高强本领,也有不少特殊功能。

比如,与一般光学遥感卫星只能拍摄平面图像相比,高分七号可以绘制立体图像,一旦投入使用,世界上所有建筑物在地图上不再只是一个方格,而是一个个立体“模型”;还比如,与遥感领域一些大名鼎鼎的高分辨率卫星相比,高分七号的分辨率不仅能够达到亚米级,而且定位精度是目前国内最高的,也就是说它不仅能够拍出画面高清晰度的地表图片,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对图片中每一个像素点的横竖坐标位置明察秋毫,做到心中有数。再比如,与它的前辈我国首颗民用高分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相比,高分七号卫星能够测制1:1万比例尺地形图,远远高于资源三号的1:5万比例尺地图。

如果说资源三号解决了我国立体测绘卫星从无到有的问题,那高分七号则在技术上迈了一个大台阶,是名副其实的升级版。

另外,高分七号卫星的定位精度是目前国内最高的。举例来说,在以前利用资源三号卫星绘制的立体地图上,我们能够准确定位高速公路,而使用高分七号后,则能够精准定位乡间小路。

之所以能够实现如此高的定位精度,开展立体测绘,主要得益于“七哥”拥有两只明亮的大眼睛,同时还随身携带了一个“秘密武器”——激光测高仪,有了它,高分七号如虎添翼,测高精度进一步提高,能够在太空轻松拍出精美的3D影像。

此外,“七哥”还有许多高强本领。比如,它具有自主任务功能,卫星高智能处理能力极强,操作极其简便,方便用户使用;设计师们给卫星设计了自主健康管理功能,方便及时“发现病情,对症下药”,确保它在今后8年长时间健康稳定运行。

胸怀天下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作为“高分家族”中的重要成员,高分七号与兄弟们一样富有非凡的使命,主要为自然资源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和国家统计局等用户提供良好服务。

卫星一旦投入使用,将使我国能够拥有世界一流的立体测绘技术,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地形地貌画出一幅误差在1米以内的立体地图,不仅能够为规划、环保、税务、国土、农业等部门提供宝贵的信息,而且也是高德地图等民用导航领域核心竞争力所在。

航天五院高分七号卫星总指挥王祥介绍,卫星发射入轨后,可与两颗已在轨运行的资源三号卫星组建首个光学立体测绘卫星星座,“三星”组网运行后可有效提高国土立体覆盖能力,更快更好地完成国土测绘和全球测图,打破地理信息产业上游的高分辨率立体遥感影像市场大量依赖国外卫星的现状,开启我国自主大比例尺航天测绘新时代。

王祥表示,高分七号填补了我国民用高分卫星一米精度高程信息获取能力的空白,将和其它“高分”系列卫星共同构建天基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定位精度的对地观测能力。同时,高分七号卫星将通过数据共享促进国际高科技产业合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