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省科技厅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锚定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以创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为统领,精心组织实施“科教人才专项行动”,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良好成效。
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过程中,我省获批建设数量已达11个(新建6个、重组5个),全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稳步提升。沈阳、大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全国第二家骨干科技特派员培训基地落户我省;东港、绥中、法库、海城获批建设国家级创新型县(市)。
8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科技厅厅长蔡睿介绍我省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具体情况,省科技厅相关负责同志就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取得一系列重大基础研究成果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今年以来,省科技厅积极发挥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着力提升产业技术供给能力,深入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更好支撑3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和22个重点产业集群发展,为我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大科技动力。
重大平台全面布局。4家辽宁实验室围绕我省重点产业方向启动实施重大科研项目37个,已与鞍钢集团、沈阳黎明等一批头部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6个。“大连先进光源”“超大型深部工程灾害物理模拟设施”“海洋工程环境实验与模拟设施”预研项目全面启动,累计完成投资超10亿元。沈阳浑南科技城加快建设中国航发燃气轮机产业基地、沈阳航空动力产业园,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加快建设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综合体等重点科技类项目。
新设创新联合体重大专项。我省围绕集成电路装备、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储能与氢能、金属材料、石油化工等优势领域,组织新松机器人、鞍钢股份等龙头企业牵头构建创新联合体,整合集聚省内外创新资源,共同承担创新联合体重大专项,单个项目支持强度不低于1000万元,着力攻克体现国家战略意图、面向地区产业需求、彰显辽宁研发优势的关键核心技术。
优化“揭榜挂帅”攻关项目机制。在项目生成上,发挥院士等高水平专家作用,依托龙头企业、辽宁实验室、国字号高校院所等共同凝练榜单,精准部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在发榜形式上,由往年的政府搭平台,企业发榜解决企业技术问题,改为今年的政府作为发榜方发布技术攻关榜单115项,解决我省产业链和创新链上的断点、卡点、堵点问题。
持续加强基础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平均支持强度提高87.7%,首次设立杰出青年基金。安排近亿元资金支持300余个项目开展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吸引和集聚全国优秀科研人员,针对我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
今年上半年,我省在“分子反应动力学”“超高强钢铁材料设计”“能量储存与转化”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基础研究成果。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在中国一重大连核电石化有限公司竣工发运。我省首颗卫星大连1号成功发射。我省自主研发的绿色液体推进技术、全球最大级别动力定位穿梭油轮、高海拔环境科考站辅助值守机器人等重大创新成果在航空航天、远洋运输、青藏科考等重大工程实现应用。
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509家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按照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工作部署,省科技厅联合省直有关单位,持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全面落实企业扶持政策,精准提供科技服务,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大幅提高科技型企业增长率,企业数量实现较快增长。
2022年,全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增速达到46.7%、27.7%,全国排名跃居第13位和12位。2023年上半年,全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509家,同比增长62.7%,总数达到29551家。
梯度培育科技新苗。依托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业孵化链条。举办省创新创业大赛、科技金融活动月、中国半导体零部件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沈阳峰会等系列活动。大力培育“雏鹰”“瞪羚”“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4498家,十月稻田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我省首家独角兽企业。东和新材、金凯生科成功上市。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围绕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储能与氢能、集成电路等重大战略方向,由头部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重大专项6项。支持企业做盟主,牵头组建省级典型实质性产学研联盟400个,汇聚了1200余家骨干企业、1100余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优化企业政策环境。实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常态化受理、全流程网办等服务举措,持续推行“免申即享”服务,将“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纳入全省“免申即享”改革清单,2022年,全省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7052家,较上年增长43.8%,税前加计扣除金额239.26亿元,较上年增长63.6%。
拓展企业融资渠道。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驻辽机构及盛京银行等5家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全省设立14家科技支行;联合推出“辽科贷”“科技企业积分贷”等系列金融产品。今年上半年,5家银行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金额517.35亿元,贷款余额达625.54亿元。
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
同比增长49.8%
今年,省科技厅重点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速增效工程,强化科技成果供给、深挖科技成果需求、优化科技成果服务。1月至6月,全省认定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468亿元,同比增长49.8%。全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1528项,同比增长22.4%。
聚焦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举办多场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中科院大化所、东北大学等高校院所现场发布300余项最新科研成果,辽宁实验室、部分省级中试基地面向省内企业进行现场推介,畅通了企业承接转化高校院所成果的渠道,营造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生态。
新建省级中试基地14家,累计达36家,系统梳理中试公共服务事项131项,向各类创新主体靶向推送,引导其与中试基地开展中试合作。截至目前,省级中试基地通过自行实施、承接企业或高校院所委托等方式,累计开展中试项目300余个,解决技术难题300余个,为科技成果熟化验证奠定基础。
今年上半年,沈阳、大连、鞍山、丹东等地组织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8次,广泛推介成果转化优惠政策。梳理省内高校院所科技成果3763项,征集企业技术需求1122项,服务企业精准对接省内外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资源。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性后补助计划,给予52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54家科技服务机构4600余万元资金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供、需、服等各方积极性被进一步调动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