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榆林市科技局举办榆林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会

   2023-07-11 榆林市科技局
33
核心提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榆林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榆林市科技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榆林市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榆林市科技局“3365”科技工作重心,开拓榆林市技术合同市场,促进技术市场交易,规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7月4日,榆林市科技局特邀省技术转移中心专家组织开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培训会。榆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孟春伟出席培训会并讲话。省技术转移中心部长王锋利,榆林市科技局、榆林学院、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榆林市科技发展服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各县市区发展改革和科技局、各园区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带领工业科技特派员及企业相关人员参加培训会,共计80余人。

孟春伟在讲话中指出,一是提升认识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是榆林市秦创原工作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榆林市追赶超越、突破成果转移转化服务格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仅是一个数字,首先,它体现了地市科技创新活跃度,交易频次越高,成果转化效率越高,交易金额越大,科技创新理念更强,产业升级机会越大,其次,技术合同成交额是省市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2022年榆林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7.8亿元,增幅71%,但绝对值较低。2023年秦创原20项考核指标与高质量发展9项指标已纳入县市区年终考核指标,其中技术合同成交额是最重要指标之一。再次,实施后补助政策,《关于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榆发〔2021〕13号)和《关于加快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榆办发〔2021〕15号)文件,系统阐述了完成有关指标任务将对应实施后补助政策,技术合同交易额是其中一项重要指标,占比2%。因此,技术合同交易额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体现。二是正视现实。目前榆林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存在认识上不重视、方法上不会统、科技部门不会抓、企业不服管、指标数据不精准等问题。要依据存在问题,根据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对症下药,多措并举,利用本次培训班扎实工作基础,解决工作难题。三是履职尽责上下是命运共同体,县市区、部门、企业是命运共同体,通过县市区、企业划片包干、化整为零的努力和推进,实现榆林市、榆林市科技局在年度考核中取得良好成绩,因此上下要相互负责,形成合力,共促工作高质量完成。政企是命运共同体,政府通过着力完善政策举措、推进任务落实,为有效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外生动力,同时,企业也在不断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经济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人人是命运共同体,与会的科技部门分管领导、工业科技特派员、企业相关工作人员都是为榆林市服务,要有职业认同感,共同为榆林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区域是命运共同体,即“政产学研金服用”是命运共同体,所谓“政产学研金服用”,是指政府主导创环境、企业主体强创新、学科人才激活力、科技研发出成果、金融配套强保障、中介服务提效率、成果转化增效益。师生是命运共同体,希望与会人员通过此次培训能统一认识,充分了解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内容,掌握工作要点,正视和面对存在问题,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树立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担当意识,履职尽责,推进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落地落实,取得实效。

省技术转移中心韩潇侬、高飞分别就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知识、技术合同相关优惠政策、技术合同案例分析等进行了讲授。

本次培训会专业知识详细而全面,案例具体有特色,通过本次培训,规范了技术合同的签订与认定,提升了挖掘本单位、本企业及同行业中技术合同的意识,为规范开展认定登记工作奠定了夯实基础,确保技术合同登记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提高工作质量。希望与会人员通过此次学习,积极投入到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相关工作中来,以奔跑的姿态、奋进的状态,为新时代榆林科技工作贡献力量。会后,参加培训人员纷纷表示,在今后合同的起草中,将更注重技术标内容的书写要求和技术合同要件的完善。同时在工作中注重本单位、本企业及同行业中技术合同的发现和挖掘工作,积极的在榆林登记处申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