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西安市聚焦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和创新能力提升两大任务,通过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打造重大科创平台等举措,持续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经过近两年的建设,秦创原总窗口建设成效不断凸显,在发展动能上逐渐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创新驱动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企业总部快速落地秦创原,为企业发展加码
走进位于西咸新区沣东自贸区的新拓三维技术(西安)有限公司光学测量创新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使用高精度光学测量系统进行力学拉伸实验,检测材料的力学特性。
“我们应变测量范围从0.005%-2000%,测量对象尺寸可以从几毫米到几十平方米,更大测量幅面也可定制。”工作人员介绍道,在这里,非接触式工业蓝光测量系统能够对大型工件(如车门整体)进行高精度检测,并配合电动转台、机械臂等实现快速自动化高精度数据检测。
据悉,弯管零件在汽车制造、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行业均有广泛应用,由于弯管零件形状复杂、容易变形等特性,在保证弯管质量的前提下进行高精度的测量,一直是弯管加工行业面临的难题。“我们研发的光学测量系统专为弯管测量量身定制,利用非接触式三维光学测量技术,一键获取,2秒快速建模,测量精度高、速度快,是国内唯一自主知识产权的非接触式管路在线检测专用设备。”新拓三维副总经理陈军介绍,公司研发的系列产品和技术目前已服务全球超过1000家的客户,涉及消费电子,汽车制造,重型机械,生物医疗等行业,覆盖机械、材料、力学、土木工程等多个学科领域。
新拓三维一直致力于先进三维光学测量技术研究、先进测量设备应用研发及技术方案提供,是国内三维光学测量检测领域研究较早、应用领域较广泛、技术与服务能力较为成熟的企业,其多款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成为国内唯一供应商。“公司将总部从深圳搬迁到西安秦创原,正是看中了秦创原平台迸发出的强大科技创新发展动力,在这里,科创平台相继落地,科创资源加速聚集,通过和秦创原的多次对接,在对陕西周边人才和政策资源进行调研之后,决定将公司主体迁移落地西咸新区。”陈军表示,由于光学测量是精密测量,实验台有很高的防震要求,这对地面的承重就有了要求,需要在一楼建一个实验室。前期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带着我们看了6、7处地方,最终在沣东自贸区找到了符合要求的办公地点,前后仅仅数月时间,给企业加速落地带来了很大帮助。
“新拓三维之前已经在西安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拥有众多客户,国家大力鼓励科学仪器国产替代,西安被誉为硬科技之都,又是‘一带一路’起点,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陈军表示,此次落地秦创原,将持续进行细分领域的基础应用研究及新技术开发,积极开展与西安周边军工企业、科研院所的合作,开拓三维光学测量技术及产品在军工、半导体和汽车配套产业的业务合作,为周边企业提供快速响应。
新拓三维的快速落地,是企业落地秦创原总窗口发展的一个缩影。
加快企业落地步伐,加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两年来,聚势成效、由势转能,企业主体加速倍增,今年一开局,西咸新区全面对接省市,协助辖区企业申报各类资质。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省科技厅认定入库1927家。创新型中小企业申报213家、入选196家。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申报9家。此外,不断聚集创新链科创平台,两年来累计新增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9家、创新联合体8家、工程研究中心5家。建立企业孵化体系。实施“登高、升规、晋位、上市”四大工程,累计新增各类众创空间、孵化器和加速器29家;累计认定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载体16家。
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释放强大潜能
站在屏幕前,就如同置身地下矿井之中,现代化采煤现场近在咫尺,传送带将刚刚开采出的煤炭正源源不断地运送出去,地下矿井中的采掘情况一览无余……走进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秦创原科创中心的透明矿井沉浸式展厅,便可切实感受到科技创新为传统行业赋能的强大力量。
“提起矿井,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满脸黑黢黢的矿工,外加深黑潮湿的井下环境,而现在坐干净敞亮的写字楼里,就能完成矿山挖掘开采的一系列连续画面,全程透明可视,沉浸式体验感极强。”透明矿井技术研究所负责人刘再斌告诉记者。
西安研究院是专业从事煤炭地质与勘探,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装备与工程领域唯一具有突出优势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充分利用现有人才、技术和产业优势转型发展,抢抓煤矿智能化建设机遇,组建了透明矿井技术研究所,开展地质透明化科学研究和重大课题技术攻关,为煤矿安全生产开采提供全生命周期地质保障。
与此同时,近年来西安研究院持续加大新兴能源的发展步伐,2021年组建了地热研究所,致力于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在浅层地热能、中深层地热能及矿井余热等多个领域形成了核心技术,特别是在中深层地热地埋管高效换热技术和矿井乏风余热管式风-风换热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去年,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秦创原科创中心(以下简称“西安研究院科创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落户西咸新区。中心成立以来,聚焦两链融合,充分利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两链融合“促进器”的政策优势,全力打造驻陕央企煤炭地质科技创新策“原”地。
为突出地热能开发技术优势、做强做大产业规模,西安研究院注册成立了地热法人公司——西安煤科地热能开发有限公司。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赵永哲表示,西安煤科地热公司的成立标志着西安研究院地热产业发展进入独立化运营阶段,公司将充分利用秦创原平台资源和综合优势,广聚人才,积极布局项目分红、股权激励等联动激励措施,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化快速发展,为绿色低碳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秦创原生态更加完备,模式日趋成熟
两年多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更加完备、模式日趋成熟。支持总窗口建设“1+N”政策体系、全周期基金和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秦创原科创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发布首个秦创原科创服务标准,为科技型企业发展持续赋能;新增西电大学科技园等17个高校科转平台和蜂鸟智造中试基地等11家小试中试基地,成果转化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探索形成了以“四主”联动、“八力齐发”、“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联动科创服务、“三器”示范区建设样板、“三项改革”助推成果转化、“三支队伍”促进两链融合、“政产学研金用”连接六方协同创新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创新模式,为全省创新驱动提供示范模板。
秦创原板块逐步成型。空间板块全域拓展,93个科创载体已建成850万平方米。资本板块逐渐成型,陕股交秦创原专区已上线20余家新区企业,源杰半导体12月21日正式在科创板上市,成为总窗口首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产业板块加速聚拢,构建“一带十园”和“3+7+N”产业布局,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数字化升级和以新能源、自动驾驶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逐渐成型。
原上风正起,科创正当时。未来三年,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所在地西咸新区,将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向发力,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实施两链融合创新行动、科技成果转化行动、科创企业孵育行动、硬核产业促进行动、创新人才汇聚行动、创新生态营造行动、全域创新协同行动七大重点行动,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育成”闭环式科创体系,营造各类要素高效融通的开放创新生态,推动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