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航天基地)
2022年12月,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第四个“双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中国—中亚峰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各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要建好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努力打造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基地。
作为秦创原“一总两带”的重要承载区,航天基地不断加速释放科技创新潜能,积极融入秦创原平台建设。同时持续发挥西安先进计算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加速高性能计算产业聚集,为创建西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做好支撑。
激活科技创新“新动能”
西安先进计算中心位于航天基地秦创原·航天先进计算科技园一期,总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该中心立足陕西、面向西北,填补了西北地区大型算力基础装置空白,并辐射“一带一路”,支持科技创新,服务数字经济。
以西安先进计算中心为依托,秦创原·航天先进计算科技园二期项目将构建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的产业链、创新链、功能链、产品链,核心聚焦“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场景环节,打造国内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标杆,成为航天基地先进计算产业集群的引领者,塑造国内领先的信息化产业社区。
除此之外,隆基绿能、国家电投、陕煤新能源、美畅科技等50余家新能源企业,形成了“大项目带动、全产业链并进”的良好态势;随着荣耀全国最大的研发中心落户,带动物联网、大数据、软件等新兴产业协同发展。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高端产业动能澎湃。
作为全国唯一以航天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航天基地自成立以来,便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科创新兴产业为导向,积极实现城市化与产业化的深度融合,赋能城市高品质建设。
在此过程中,包括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等8家国家队和银河航天、星际荣耀等4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形成了航天产业从火箭发动机的研发和生产,卫星有效载荷研发与制造,到航天器在轨测控管理,卫星数据应用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布局。
依托高端的产业基础,2022年,航天基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达396.98亿元,增速位居西安市开发区第二,总量位列西安市开发区第三。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31.5%,连续跨越400亿元、500亿元、600亿元大关。2023年,航天基地全年安排市级重点项目53个,总投资899亿元。
以产业集聚打造人才“磁场”
近年来,航天基地还不断做足“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文章,以科技、金融、产业、人才的叠加效应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在积极开展“梦启航天·职胜未来”家门口就业活动的同时,还主动带领区内企业进校园揽才,并通过“产业+职业+就业”新模式,不断扎实稳定和扩大就业。
“吸引人才流入的,不仅是工作机会,还有对一个地方生态价值的认同。”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和基本保障,航天基地以“增绿色、兴活力、添时尚”全力增进民生福祉,以城兴产,以城育产,不断加快推进城市“微更新”,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同时还确定了“一轴双城八组团”的产业布局。一轴为东长安街—雁引路中央商务轴。双城为一期建设航天科创城,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二期建设空天未来城,打造产城融合典范。八组团为布局航天动力、空天经济、装备制造、科创智造、空天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中央商务等八个组团。
除众所皆知的航天产业外,航天基地将产业布局瞄向更深更远的未来,构建“2+4+2”现代化产业体系。瞄准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翻番,智能终端产业、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卫星应用产业、物联网产业四个新兴产业实现突破,研发设计、软件及信息服务两大生产性服务业全面升级,让产业聚链成群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以高能航天、智力航天、科创航天、产业航天、活力航天、绿色航天、品质航天、幸福航天、平安航天、法治航天等十个航天为目标支撑,航天基地综合采取重规划、引人才、建平台、聚产业、促开放、增绿色、优配套、惠民生、防风险、强治理十个策略,全力建设世界一流航天新城、奋进中国式现代化航天实践。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