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科技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安康市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走笔

   2023-06-15 安康市科技局转载
42
核心提示:芒种时节,汉阴县月河川道沿线的阡陌田野间,绿意勃发,不久前栽种下的水稻苗正茁壮生长。记者脚下这片位于该县蒲溪镇的土地,从

芒种时节,汉阴县月河川道沿线的阡陌田野间,绿意勃发,不久前栽种下的水稻苗正茁壮生长。记者脚下这片位于该县蒲溪镇的土地,从2023年6月起,有了一个新的标记:陕西安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

6月1日,科技部传来好消息:陕西安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经材料审查、视频答辩和现场复核等评估环节,顺利通过第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验收。历时三年,创建成功。

什么是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创建后能为企业、群众及农业发展带来什么?带着这些疑惑,记者于近日走进陕西安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寻找答案。

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园区建设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什么?安康市科技局总工程师孟辉给出了自己的理解。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其实就是农业科技创新高地,肩负着以农业科技要素集聚引领示范带动区域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在孟辉看来,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目的就是让科技赋能传统农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安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科技部2020年批准创建的第九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之一。”汉阴县委书记刘飞霞告诉记者,园区创建之初,就由市政府成立了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并组建园区管理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加快园区核心区建设,汉阴县人民政府专门成立了汉阴核心区建设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核心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安康市“十四五”规划、“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均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列为重要内容,有效保障了园区建设的有序推进。

园区建设过程中,还充分发挥园区建设领导小组、园区管理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汉阴核心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通过工作推进会、联席会、现场会等途径,统筹科技、发改、财政和农业农村等部门力量,推动形成协同创新生态体系。

三年来,园区对照创建目标任务,全面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现已建成面积117.78万亩,其中核心区1.5万亩、示范区11.28万亩、辐射区105万亩,园区综合产值达65.5亿元。

其中,核心区位于汉阴县月河川道沿线,建成实验基地1.3万亩,科技服务及加工配套设施建设用地0.2万亩,三年新增投资达2.71亿元,重点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富硒特色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展示销售、富硒功能农业试验四大功能区。示范区是根据核心区富硒农产品加工原料需要,围绕“一主四副”富硒特色产业,共计建成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11.28万亩。辐射区围绕富硒粮油、富硒茶叶、富硒魔芋,富硒特色果业、道地中药材,共计建成各类示范基地105万亩。

目前,园区已形成“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联动发展架构,集农村创新创业、农业成果展示示范、先进成果转化推广、高素质农民培训、产业融合发展等功能于一体。

提供更多创新平台

对汉阴嘉木田园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朱爱民来说,2022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企业被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同行的汉阴县教体科技局工作人员李娉告诉我们,像嘉木田园公司这样,在三年创建期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在汉阴县一共有8家。

“这对企业形象宣传、产品研发以及向上争取资金支持方面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朱爱民说,这几年,在政府支持下,公司领办了汉阴县茶叶研究所,并依靠安康学院技术平台开展科研创新。最近,他们正在和安康学院合作研发新产品冷泡茶。

“公司产品会根据市场需求及时更新换代。冷泡茶就是适应当前年轻人需求而诞生的一项产品,目前产品小样已经做出来了。”朱爱民说,公司按照“企业+产业合作社+市场开拓”发展模式,引进和推广了“中黄1号”“陕茶1号”“福鼎大白”等茶树新品种,建成富硒茶叶试验基地2000亩,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和产业帮扶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

依托汉阴县茶叶研究所、茶业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嘉木田园得到了茶叶采摘技术规范、企业发展整体规划等技术性指导,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很大帮助。

培育创新平台是发挥创新功能作用的有效载体。据了解,园区先后建成“1园1所4站7中心”,包括核心区管委会、陕西省富有机硒食品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站、陕西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汉阴分中心等,大幅改善了园区创新创业环境。园区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35个,其中,核心区先后建成了汉阴县富硒食品中小企业孵化园、汉阴县主导产业孵化器、金诚众创空间、汉阴县互联网+田园综合体农旅星创天地、汉阴县猕猴桃产业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平台。

园区核心区内现有各类专家工作站12个,现有副高级以上专家人才30人。2022年,汉阴县主导产业孵化器被认定为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金诚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市级众创空间,汉阴县猕猴桃产业星创天地被认定为市级星创天地,安康市有机硒黑豆蛋白开发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认定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各类创新平台的相继建立,为提升园区科技创业服务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同时,围绕“一主四副”富硒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园区核心区和示范区近3年累计选派“三区”科技人才35人、科技特派员211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1.6万人次,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一个农业科技先行示范区

同样也是2022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汉阴县新鑫米业有限公司,最近正忙着与江苏硒谷科技公司和安康市农科院合作开展低糖大米新产品研发。

“低糖大米更适宜糖尿病、中老年等特殊人群食用,目前我们的研发进度正处于种子培育阶段。”公司负责人刘长安告诉记者,在企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当地政府在政策指导、资金补助、技术培训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关注。2022年,企业年产大米5万多吨,产品远销苏州、南京等地。

公司还致力于粮油技术研发和推广,与园区内红星米业、金福海油脂等主体牵头,联合安康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院、汉阴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建成富硒水稻试验基地5000亩、富硒油菜试验基地3000亩。

资料显示,自2002年以来,全国共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300余家,成为以科技要素创新集聚驱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国家级平台和中坚力量,在促进农业创新链与产业链双向融合、提高区域农业产业竞争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就业创收增收、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

在安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其示范带动作用亦有体现。

据了解,三年来园区累计争取中省市各类科技项目88项,授权专利2868项。园区现有涉农类高新技术企业59个,科技型中小企业259个,农业领域科技创新示范企业6个,科技型“小巨人”企业13个,科技型小微企业126个。截至2022年底,核心区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先进实用技术覆盖率超过95%,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75%,辐射带动周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万元以上。

通过科技园区创建,提升园区近50家企业优质富硒产品的加工能力,延伸了产业链,吸纳就业3000余人,拉动周边地区和相关产业扩大就业2万人以上,实现农民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园区带动增收作用显著。

“下一步,我们将从‘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创新生态;依托项目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加强科技服务,优化创业环境;聚焦富硒产业,提升数字赋能;加强科技宣传,营造创新氛围’六大方面,全方位提升园区发展能力,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安康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吴世珍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