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西安为何要栽下一棵“梧桐树”?

   2023-09-08 西安市科技局
37
核心提示:(来源:西安发布)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9月2日下午,由西安市

(来源:西安发布)

科技成果转化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加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关键环节。

9月2日下午,由西安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联合举办的西安市“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工作推进会在西安文理学院举行,这标志着西安市“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迈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什么是“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

西安为何要为秦创原栽下一棵“梧桐树”?

我们一起来了解!

助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西安再出“新招”

2023年7月,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联合印发《西安市“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实施方案(试行)》,正式启动“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该行动是西安助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又一“新招”,也是西安将科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具体实践。

什么是“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顾名思义就是栽下一棵“梧桐树”,留住更多人才团队,推动“四链”深度融合,努力将高校院所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西安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本次行动将聚焦成果就地转化落地过程中校地对接不畅、要素保障不力、市场化机构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建立人才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常态化对接机制,成立市、区两级工作专班,深入挖掘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和可转化项目,相关区县和意向企业按照项目清单充分对接,匹配土地、规划、金融、行政审批等多维度要素保障,遴选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转移人才全程参与,实现市区两级发力、部门联动、校地一体、产学研金协同。

西安为何要为秦创原栽下一棵“梧桐树”?

西安科教资源丰富,科技综合实力、技术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西安以2881.30亿元的输出技术成交额,位列全国第三、副省级城市第一(详情:2881.30亿!全国第三!)。加速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是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重点任务,也是打造新动能强劲的国家创新名城的重要抓手。

今年8月1日,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打造国家创新名城的实施意见》,明确“以秦创原建设为牵引,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也为西安市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提供了有利契机。

本次行动有哪些主要工作?

据了解,“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已经建立市区两级工作专班,组建“西安市秦创原梧桐树科技成果转化联盟”和成果转化特派员队伍。还将建设西安市“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高校技术成果库、专家人才库、企业技术需求三大数据库,推动技术要素高效流转、成果加速转化。同时将加快高质量成果挖掘、做好科技成果评价、推动项目落地转化、梳理企业技术难题、推动高校一体协同。

本次行动设定了哪些目标任务?

《西安市“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实施方案(试行)》明确2023年8月—12月为行动实施阶段。力争每年挖掘高校院所科技成果项目1800项;每年500个项目进入西安高校院所就地成果转化项目库;每年实现对接服务 500 名人才(团队);通过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实现 300 项以上高校科技成果就地转移转化,其中落地注册公司 50 家以上;并促进区县不断完善成果转化政策,优化空间布局,加大载体建设和孵化服务力度。

本次行动将进一步挖掘西安市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富矿。

据悉,首批10所驻地高校将直接参与“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各项目标任务。近年来,西安市“政校企互动、产学研用结合”的创新生态越来越好,在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方面已有很多成功案例。其中,重卡产业链和轨道交通产业链博士团、钛及钛合金产业链博士团已赴陕西同力重工和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开展合作,并促成了900余万元的技术合同。

2022年,西安市有代表性的20家高校院所共产出科技成果17000多项,主要分布于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这些都将成为秦创原梧桐树科转行动所要挖掘的科技成果富矿。

栽下一棵秦创原“梧桐树”,待枝繁叶茂,引凤筑巢。让我们共同期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