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记者屈婷 温竞华)一座难求的学术报告会、拿着日程表“赶场”的科学爱好者……正火热开展的未来科学大奖周,将邀请王贻芳、邵峰、王小云等“新科”获奖者和众多世界顶尖科学家为公众带来前沿科学“盛宴”。
一年一度的未来科学大奖由民间科学公益组织——未来论坛在2016年创设,迄今已发展为最有影响力的民间科技奖项之一。
“大奖瞄准的是突破性的基础科学研究,但我们想让‘高冷’的科学和科学家变得‘火热’起来,让人们感觉到科学原来是这么有趣,有温度的事儿。”未来论坛的发起人兼秘书长武红这么说起了开办“未来科学大奖周”的缘由。
据介绍,今年的未来科学大奖周为期五天,将聚焦精准医疗、基因编辑、黑洞、量子器件与材料、超弦理论、未来计算等时下最前沿的话题,邀请顶尖科学家们相互交流,也为公众做科普。
从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物理学家薛其坤,到推动水稻产量可持续增长的植物分子遗传学家李家洋……历年未来科学大奖的获奖者屡屡“前后脚”摘得国家级科学大奖,让这一民间科学奖项被视为科学家实力和人气的“风向标”。
在13日举行的未来科学大奖周启动仪式上,首届未来科学大奖获得者、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说,科学家之所以视获奖为巨大荣誉,是因为这一奖项坚持由世界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家委员会进行专业评审,鼓励的是具有突破性的原创基础科学研究。
未来科学大奖下设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三个奖项。2019年“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王小云登上大奖周第一场活动——“守护网络和信息安全”学术报告会,讲述了她的“密码人生”。
台上的王小云,看起来就像你身边一位爽朗亲切的大姐,但一说起她的密码科学就“气场全开”。原来,她不仅揭示了曾被视为世界最安全的密码哈希函数的弱点,还促进了新一代密码哈希函数标准。
听不懂?没关系。尽管不少听众搞不清哈希函数、比特分析法等是啥,但并不妨碍被剥茧抽丝般的“解谜”过程所吸引。在讲到一个关键步骤时,大概是看到大家脸上迷茫的样子,王小云调皮地说:“这个步骤背后大概有三四百个大方程,我想你们也不关心,就不说了。”现场的听众都笑了。
每年,摘得大奖的科学家和他们那些看起来就很高深的基础科学研究成果,都会引发“刷屏”的热度,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奖虽然坚持学术评价高端,却不“端着”,有着一股科学“极客”范儿,令年轻人觉得亲近。
据悉,此次未来科学大奖周云集了近百位顶尖科学家,包括发现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诺奖得主冯·克利津、科学突破奖获得者陈志坚等。除了多场科学会议,大奖周还推出了科学与艺术跨界的主题展览,并举行盛大的颁奖典礼。
武红说,诺贝尔奖的颁奖前后,欧洲很多地方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科学论坛,对普通民众开放。这启发了未来科学大奖周的诞生。“未来论坛希望通过走进科学、礼赞科学家的方式,将科学精神播撒给中国的下一代。”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