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柞水县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力度,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一、瞄准需求,全方位引进人才。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把服务“三高三区”新柞水建设作为人才引进的主攻方向,针对全县各村和企业的科技需求,广泛吸纳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为柞水的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一是精准对接引进。依托科技部定点帮扶优势,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接引进食用菌、中药材种植和畜禽养殖方面的专家教授40多名,有力助推了县域主导产业的发展。二是加大平台引育。借助秦创原总窗口,充分发挥柞水飞地孵化器作用,引进高层次人才19人,引育“新双创”团队6支、技术经理人22人。三是坚持柔性引进。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等7所院校和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通过兼职、签约聘用、技术咨询等方式,引进一批“候鸟式专家”、“周末工程师”来柞水开展科技服务工作。
二、立足实际,全链条用好人才。围绕县域“五大产业”,将引进的各类科技人才按照各自的专长,进行一对一地合理安排,为各产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的技术服务。一是推行领军人才联系科技型企业制度。组织领军人才与科技型企业签订技术合作协议,共同申报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专项等项目,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二是推行三区人才联系产业合作社制度。按照专业领域,将“三区”人才分派到相关的村合作社,帮助合作社提升经营业绩。三是推行科技特派员联系产业大户制度。动员全县63名科技特派员深入82个村(社区)产业大户中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切实增强产业大户发展能力。
三、注重实绩,全过程激励人才。完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一是科研项目保障。围绕特色产业发展,申报实施中、省、市科技项目25个,争取专项经费3800万元,用项目鼓励科技人才与企业和产业大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增收致富。二是政策奖励保障。对合格的“三区”人才按照每人每年2万元、县级科技特派员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的标准,兑现人才补助资金。三是考核激励保障。制定了科技特派员考核办法,做好科技特派员的跟踪管理,根据年驻村(企)工作时间、工作成效、群众满意度等,对科技特派员评定格次,与考核、奖金及职称评定等挂钩,作为奖励激励和任用提拔的重要依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