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成果转化看咸阳

   2024-04-10 咸阳市科技局
29
核心提示:2021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来,在省科技厅的关心支持下,咸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

2021年省委、省政府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来,在省科技厅的关心支持下,咸阳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抢抓西安咸阳一体化有利机遇,充分发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赋予咸阳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定位优势,坚持率先干、勇探索、创一流、示范的总要求深入开展三个年活动,持续深化三项改革,扎实推进九个先行,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实现破题见效。

一是建机制,优设计。坚持高点谋划、高位推动,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率先在全省挂牌成立地市级科技工委,率先推动设立7个县级科技局,目前全市独立运行的科技局有9接续出台秦创原三年行动计划及政策包、《关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决定》《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编制《咸阳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通过地方性法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二是畅通道,促转化。与西安市签订《推动协同创新 带动错位发展合作协议》,发挥主体作用,主动承接西安科技成果外溢。创新改革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设立西咸一体化专项、高校院所“三项改革成果转化专项引导支持更多高校院所优质科技成果在咸转化落地。2021年以来通过项目共支持西交大、西工大、西安光机所32家高校院所88个项目,支持金额2995万元。同时,将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纳入全市重点项目晒比评观摩活动,合力推进科技成果落地建设。

三是搭平台,强载体。西交大建立合作联席会议机制,成立6个专班,负责科技研发、成果转化、智库合作等工作衔接协调,着力打造西部创新港咸阳科创湾,作为交大科技成果的承载区和孵化区建设301”科创特区,对落地项目实行“0时延0干扰0负担,3年资助100万元”支持政策,加速集聚人才创业、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实施开发区提档升级工程,兴平、武功、礼泉、渭城、泾阳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乾县成功创建省级经开区,省级开发区达到8数量位列全省第一。建成省级以上双创载体35个,累计招引入驻企业1100余户。落地西北大学科技园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咸阳创业湾被授予省级立体联动孵化器秦都智汇园、咸阳经开区临空智港被授予省级成果转化加速器全市各类科创平台承载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

四是健体系,优服务。组建“1+N”创新促进服务体系引入西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共同建立咸阳分中心,并与各县市区、开发区共同建立了兴平、泾阳、乾县、武功、礼泉、淳化、咸阳经开区7家转移中心工作站,企业科技服务工作站4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4个,形成了“市、县、企”“1+N+X”三级立体联动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成立秦创原(咸阳)创新促进中心,组建科技经纪人队伍,专职挖掘服务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引入陕西创投协会、陕西独角兽创业孵化器有限公司等中介服务机构80家。设立3支总规模7亿元的科创类基金、1.4亿元的科技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科创基金投资达到2.1亿元。列支1200万元试行科技成果转化拨改投(先投后股),以科技项目形式向科转企业投入财政科技经费进一步完善科技投融资体系,加大政策的支持引导力度。

五是强队伍,建网络。建立“科技顾问+科技大使+科技经纪人+科技特派员”四支队伍服务科技成果转化55院士担任咸阳科技顾问,推动落地重大创新成果及平台。81所高校院所选聘科技大使191人,组建科技经纪人队伍933人,在科技型企业选派科技特派员2138通过四支队伍,共计挖掘高校科技成果624项,科技企业技术需求300余项。举办三项改革进咸阳、院士专家咸阳行等项目路演活动140场次,组织常态化项目对接、校地合作等活动600场,路演推介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00项,解决企业技术需求81个,签订技术合同金额3900余万元,吸引西交大有机液体储氢材料、西工大有机高分子材料中试基地188个项目在咸落地转化,成立公司主体,总投资额达到35.35亿元。2023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61亿元,位列全省第搭建秦创原咸阳综合服务平台,形成了集政策、金融、产业、载体、成果、需求等为一体的综合科创服务体系

创新蝶变看陕西,成果转化看咸阳!三年来,咸阳市始终牢记打造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的光荣使命,不断扩大秦创原建设辐射效应,以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开放举措促进优质资源向咸聚集,加速科技成果来咸转化,秦创原先行区的创新潜能持续激发,创新活力加速释放。如今,咸阳正在向“新”而行,打造高“质”发展新引擎,未来咸阳将继续厚植产业发展沃土,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改革创新,为推进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