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国煤炭报》专题刊发中煤西安设计有限责任公司70年发展纪实—《立足四大板块 锚定“双碳”逐绿而行》

   2024-08-30 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37
核心提示:《中国煤炭报》第四版专题刊发公司70年发展纪实。(以下为原文)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些瞬间,如星辰般璀璨,被时间镌刻。1954年

《中国煤炭报》第四版专题刊发公司70年发展纪实。

(以下为原文)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些瞬间,如星辰般璀璨,被时间镌刻。1954年9月1日,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西安煤矿设计院,伴随着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应运而生,自此踏上了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征程。

岁月悠悠70载,煤海智光启新篇。该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积极践行中国中煤“存量提效、增量转型”的发展思路和“两个联营”发展模式,聚焦“四位一体”业务布局,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三个作用”,成功跻身“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和“科改行动”双示范企业行列,致力于稳健发展与创新转型,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构建多元化、可持续的能源体系贡献力量。

构建科研创新体制机制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

该公司积极构建科研创新体制机制,搭建了“研究中心+实验室+平台”的组织架构,包括绿色开采、绿色零碳建筑、冲击地压防治等14个研究中心,采矿技术、水化学、碳中和等6个实验室,以及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平台等。落实“小内脑+大外脑”创新模式,累计与30多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建立了良好的科研伙伴关系,推行“揭榜挂帅制”“赛马制”,激发创新活力,深入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合作。该公司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依托单位,承担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按下“加速键”。

碳中和实验室


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该公司致力于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自主研发了矸石浆体充填、矿井水和化工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系统应用等绿色低碳技术,冲击地压矿井产能安全释放、瓦斯防治多元协同联控等安全保障技术。近3年来,该公司累计编制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39部、获得专利211项。该公司积极搭建成果转化平台,发布《科技研发项目管理办法》等制度3项,智能AI系统等8款产品已通过安标国家检测中心评审,申报了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2项,形成了多个“技术服务+”“科研+”多形式产业化产品包。

在发挥科技人才引领作用方面,该公司组建了“科学家+工程师”科研团队,培育了以院士为首席顾问、高端人才为领队、多专业融合的高水平、高学历、高素质科研队伍。科研团队成员本科学历以上的占比95.3%,博士近30人。他们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打造中国中煤绿色低碳技术品牌,坚持深耕矸石多态充填理论研究与技术工程实践、超前布局开展零碳园区能源资源协同配置研究、扎实推进多能互补和绿电离网制氢等技术研究。多个科研团队获“振兴杯”全国金奖、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行业创新团队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持续推进工程创优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该公司以专业技术和优质服务推进工程创优,完成的禾草沟煤矿及选煤厂工程是煤炭行业首个实行整装煤矿EPC总承包建设的工程,获得2014年煤炭行业优质工程奖;完成的袁大滩煤矿及选煤厂工程攻克了松散富水风积沙地层设计、施工工艺、监测等方面的技术难题,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完成的大海则煤矿及选煤厂整装矿井总承包工程,成功打造了世界最大立井煤矿全矿井智能化标杆。该公司工程总承包业务先后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1项,全国优秀工程总承包铜钥匙奖2项,煤炭行业优秀工程总承包项目金奖4项、银奖5项、铜奖5项。


该公司完成的大海则煤矿及选煤厂整装矿井总承包工程,打造了世界最大立井煤矿全矿井智能化标杆


在优化管理体系方面,该公司推进质量管控,规范供图计划的编制和执行,建立现场问题反馈长效机制,梳理完善问题台账并印刷成册;组织反馈交流,促进设计与施工融合。强化制度建设,制定了11项管理制度、印发了5项管理办法、编制了5项标准、修订了41项制度。加强人才培养,定期开展专业人才培训,培养一批、成熟一批、使用一批,打造了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高的项目管理队伍。

该公司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20多年来,累计完成工程120余项,合同额累计超400亿元,连续15年获得煤炭行业企业3A级最高信用等级。该公司在整装矿井、选煤、电力、市政、环保、智能化等领域工程经验丰富,形成了以设计为龙头的管理高效协同优势,总包业绩多年位居煤炭勘察设计行业前列。2024年5月,该公司凭借核心优势成功签约了第四个特大型全矿井工程总承包项目,金额超50亿元。该项目是全国保水采煤试验示范矿井,也是陕西打造千亿级煤电、能化产业集群的重要支撑。此外,该公司在超低排放、工业废水深度处理等领域的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品牌形象日益彰显。

立足煤做足煤延伸煤  推进主业市场优化拓展

该公司坚持立足煤、做足煤、延伸煤,成立70年来,在煤炭行业的领先地位稳固,以煤为基的主业市场遍布陕西、山西、内蒙古、宁夏、新疆等省份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地区。该公司始终引领煤炭勘察设计领域技术发展与进步,累计设计煤矿500余座,总产能超5亿吨,设计并建设了以大柳塔煤矿、榆家梁煤矿、大海则煤矿为代表的一系列大型安全高效矿井设计,为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该公司拥有各类甲、乙级资质20余项,拥有矿山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等,累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奖项近千项,其中国家级设计金奖3项、银奖2项、铜奖3项,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1项,全国优秀咨询成果一等奖5项,鲁班奖3项,国家优质工程奖9项。该公司以煤为基,不断开拓创新,攻克了矿井智能化、智能开采、智能掘进以及煤矿大数据分析等关键技术;在智能矿山架构、矿山工业物联网、煤矿大数据等方向,形成了智能化设计“工艺包”“安全大平台”“数据大集控”等成果,并在大南湖七号、纳林河二号、下峪口等煤矿成功应用。通过智能化升级改造,下峪口煤矿及选煤厂智能化建设已通过陕西省智能化验收。

“两个联营”零碳园区技术模型沙盘

该公司立足“煤电化新”四大板块,围绕清洁、绿色、节能、低碳等方向,着力培育新业务,研发的“煤电化新”零碳园区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了变采煤为采能,变燃料为原料,变单能为多能,变废害为资源,变低碳为零碳;设计打造的中煤图克绿色低碳产业示范园区“能源岛”,实现了产业园区化、协同化、循环化、规模化、低碳化发展格局,形成具有中国中煤特色的产业园区;建设包括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能源与储能以及CCUS等方向在内的科研服务平台,助力中国中煤在西部地区建成“煤电化新”深度耦合的综合能源保障体系。


向绿发展促进生态增值  充分发挥四业协调优势

在发展特色技术、打造优势品牌方面,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矿井水处理技术助力实现了矿井水“大循环、全复用、零排放”,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创新性地解决了矿井水排放难、煤化工项目用水难和沙漠地区水资源匮乏等区域难题,开创了煤矿和化工协同发展的新模式。截至目前,该公司以EPC+O形式,运营了大海则煤矿矿井水预处理和深度处理项目,门克庆煤矿和母杜柴登煤矿矿井水深度处理项目等。2023年,该公司取得环境工程水污染防治设计甲级、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营AAA级资质,标志着其在矿井水处理领域已处于领先地位。

在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生态增值方面,该公司矿井水处理规模超过20万立方米/天,有效保障企业生产用水,缓解了地区水资源匮乏的现状。此外,处理后的矿井水作为新的水源,为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提供清洁水源,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扩容、保障水生态安全、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复用矿井水为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修复提供清洁水源

大道行致远,匠心筑未来。成立70年来,该公司见证了煤炭工业从弱到强、从大到优的蜕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该公司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煤为基、多能互补、清洁低碳、创新示范、治理现代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科技研发、设计咨询、工程总包、生产运营“四业”协调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为建成世界一流的创新型科技公司和行业领先的能源央企研究院砥砺深耕,为中国中煤加快煤炭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不懈努力,在国家推动“双碳”战略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展现使命担当,贡献智慧力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