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保定京车:以科技创新推动京冀产业协同创新

   2024-08-05 保定市科技局
39
核心提示:7月17日,在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总组车间,50多个工位上,井然有序地摆放着一节节崭新的有着藤黄色标志条纹的列车

7月17日,在河北京车轨道交通车辆装备有限公司总组车间,50多个工位上,井然有序地摆放着一节节崭新的有着藤黄色标志条纹的列车车厢。徜徉其间,宛如置身列车之林。这是河北京车为北京地铁13号线生产的定制列车。

河北京车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北京研发、河北制造”的京冀协同发展优势,依托企业自主研发的业内首条柔性生产线,汇聚全球高端设备,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京冀智能制造产业协同发展,践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全面创新等新发展理念。

定制化服务,创新智能制造

还记得河北京车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量身打造的北京地铁11号线冬奥支线吗?作为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首条智慧化示范线,该支线列车不仅在设计中融入了浓浓冰雪元素,包括晶莹剔透的雪花造型顶灯和冰球杆造型的扶手等,被誉为“雪国列车”,同时智慧因素丰富,比如车门上方的电子地图既能显示实时到站信息,还可同步显示车厢内部拥挤度信息等等。

著名经济学者宋清辉说,5G时代,定制化服务能力的高低,将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高低。定制化服务作为一种高水平的劳动,需要劳动者有更高的素质,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更积极的工作态度。因此,这种劳动较有形的生产劳动和无形的服务具有更大的价值。

据河北京车党委宣传部部长徐萌介绍,公司拥有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数字化智能生产线,可以向用户提供时速200公里及以下不同速度等级、不同车体材质、不同牵引方式的系列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产品和定制化服务。

只要市场有需求,这里的智能生产线就能快速生产。该公司目前以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为龙头,涵盖地铁车、市域动车组、磁浮车、轻轨车等多个品种,并且还有更多新车正在研发中。

除了为“轨道上的京津冀”服务,该基地生产的列车还走出京津冀,走向全国市场。早在2021年,该基地为浙江省绍兴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电动客车项目生产的列车,作为绍兴市第一条地铁线路,成功服务了杭州亚运会。截至2024年上半年,河北京车6年来累计下线18种车型近800辆列车。

河北京车“北京研发、河北制造”模式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同时,使保定的轨道交通产业在高起点上实现了从无到有,助力保定轨道交通产业园的建设。

科技创新,引领智能制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河北京车狠抓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其FMS柔性加工生产线实现了转向架生产自动加工,开创了轨道交通车辆的柔性制造先河,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柔性制造能够快速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产品设计的更新以及制造过程中的变动更改对柔性生产提出了新要求。公司转向架制造部部长白利硕介绍,该公司柔性加工生产线适用性强,针对A型车、B型车、铰接车等不同车型,实现了所有工装的通用适配,即一条生产线可用于生产多种车型。同时通过FMS柔性控制系统,结合现场数据分析,能够实现设备的自动加工,大大提高生产效能。

科技创新以人为本。作为央企,一批行业高端人才聚集在河北京车,为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白利硕家住保定,是资深的轨道交通行业管理者。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深耕河北京车,为企业和家乡作贡献。车体制造部工区长李安,家在天津,学机械制造专业的他一直在轨道交通行业工作,自2020年来到河北京车后,过着保定、天津的双城生活。他说:“跟河北京车一道成长,我很自豪。”

人才与科技的聚集,为保定智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多的可能。据业内人士称,河北京车对保定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高端装备,保障智能制造

走进车体制造部铝合金车体车间,头顶正在工作的天车发出警报声,提醒附近人员注意安全。“铝合金车间有5套从奥地利引进的igm自动焊接设备,负责将底架、侧墙、端墙和车顶组焊在一起,成为整车车体;2台德国产的Fooke双工位五轴龙门加工中心,工人通过在操作间内的电脑端设定程序,机器自动工作,主要加工铝合金列车大部件。车间还安装了焊烟除尘设备,确保环境安全环保。”李安说。

据李安介绍,在河北京车,车体制造部拥有的进口设备较多,除铝合金车间之外,不锈钢车间拥有来自德国SMC、日本电源社、韩国现代等总计14台(套)进口设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决定指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河北京车正是先进制造业的代表企业之一。

据徐萌介绍,企业在建设之初,即瞄准现代化、智能化、柔性化的轨道车辆制造产业基地的建设目标,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车间生产设备总投资约12亿元,采用大量机器人替代车辆生产中喷涂、焊接、大件搬运等不良条件下的人工作业,保护工人职业健康。

车间内,正在有条不紊、各司其职地紧张生产;车间外,长达2.2公里的试车线上,一辆辆调试列车起步、加速、停车……更多“北京研发、河北制造”的新列车即将交付客户,上线新线路,服务人民群众出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