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信阳市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聚焦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不断在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上下功夫、出实招、求实效,全力助推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建机制、强保障,落实服务“硬举措”。坚持把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作为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工作内容,进一步加强与财政、税务等部门沟通对接,协同开展工作,建立了信息共有、责任共担、成效共享、协同联动的高新技术企业工作培育机制。446家企业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加计扣除额达10.07亿元。深化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加快科技金融产品扩面增量,支持科技型企业135家,科技金融发放额5.1亿元;其中争取省“科技贷”4900万元,助力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
二是引人才、立项目,搭建服务“连心桥”。坚持项目和人才并重,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大力实施科研项目,培养科技创新人才。2024年以来争取省级专项资金2243.7万元,1-6月全市财政科技支出7.6亿元,同比增长33.3%;组建院士工作站1家,总数达4家;组建中原学者工作站2家,总数达8家。推动科研人员与企业精准对接,在全省率先开展“科技副总”选派工作,120名专家人才被选派到科技型企业担任“科技副总”,通过“企业出题、政府搭台、高校解题”的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三是建平台、育主体,擦亮服务“金招牌”。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引导支持企业设立各类科技创新平台,黄国粮业等4家企业入围第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名单,国家非金属矿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天梯分中心加快建设,不断提高科技赋能水平。全方位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创新开展创新联合体培育,试点组建创新联合体有限公司5家;深入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后备库,重点培育高新技术后备企业120家,108家企业申报2024年度第一批次高新技术企业,已完成全年培育申报任务的75%。1-6月,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0.5%。
四是促合作、谋转化,开启服务“直通车”。深入开展“一企一策”调研走访和科技创新需求征集工作,主动深入科技型企业纾困解难。积极搭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交流平台,共同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小范围到大多数人,从科技成果向经济效益转化。上线“信阳市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实现高校、科研院所技术成果信息、企业技术需求信息汇聚,信息融通共享。2024年上半年,该市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突破20亿元,同比增长65%。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