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破解“看不懂、看不准、不敢贷”难题——江西省首笔科创积分贷在赣州落地

   2024-09-20 科技日报
34
核心提示:9月5日,江西省赣州市科技局携手赣州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举办赣州市科创积分贷发布仪式。在发布仪式上,该市111家创新积分企

9月5日,江西省赣州市科技局携手赣州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举办赣州市科创积分贷发布仪式。

在发布仪式上,该市111家创新积分企业获赣州农商银行科创积分贷额度授信,授信金额高达5.6个亿。

这是科技部办公厅印发《“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全国试行版)》后,江西积极响应并做出的一次大胆尝试。

“好苗子”脱颖而出

为了打好“创新积分制”的底子,赣州市科技局早早开始摸底。

近期,该局依托“赣州科创生态数据应用平台”的海量数据源,正式发布首批赣州市“企业创新积分制”榜单,共计218家企业,联动市内银行、金融机构,将企业创新能力“变现”为科创积分贷金融产品,助力“硬科技”“好苗子”企业脱颖而出,为促进赣州市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活动现场,赣州农商银行对9家科技型企业进行了现场授信放贷。其中,江西红一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凭借84.282分的科创积分,在无须任何实物抵押的情况下,成功获得1000万元人民币的信用贷款。

“作为江西省内率先推出企业科创积分金融产品的城市,此举不仅象征着江西省在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更为广大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初创期、成长期的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助力它们突破发展瓶颈,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赣州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郭澜说。

据悉,赣州市的“创新积分制”依托“赣州科创生态数据应用平台”多年来数据进行采集积累形成的海量数据源,根据《创新积分核心指标权重设置》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型,率先建成江西省首个“企业科技创新积分评价体系”重要成果,该体系打通了工信、发改、税务等多部门的数据联通。

记者看到,根据《“创新积分制”工作指引(全国试行版)》,创新积分核心指标共涵盖3类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第一类技术创新指标,包括研发费用金额、研发费用增速、企业技术合同成交额等7个指标;第二类成长经营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净资产利润率等6个指标;第三类辅助指标,包括吸纳应届毕业生人数、获得风险投资金额等5个指标,将企业的多维度创新指标量化为可评估的“科创积分”,对企业进行“画像级”评价,并推送至金融机构作为企业信用贷款的数据支持。

破解“不敢贷”难题

“科创积分贷”是依据“企业科技创新积分评价体系”形成大批量、有依据的企业科创积分榜单,与本市银行、金融机构共同协作、共同推出的全新科技金融产品。

据介绍,与传统贷款相比,科创积分贷申报资料节省了1/3,办贷效率提高1/2,利率优惠了100个BP,最高授信额度达到1000万元。依据科创企业科技创新积分评价进行评级授信,将授信额度与积分相挂钩,50分以上可授信100万元,80分以上可授信500万元,最高可达1000万元,对于在积分授信额度内无法满足的,引入融资担保机构进行增信,担保费率低至0.4%,只有一般融资担保费的1/2,实现了“科技+金融”的有机结合。

赣州帝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次发布仪式上的另一家受益企业,获得了500万元的科创积分贷。“想不到在革命老区也享受到了湾区金融服务。”作为2020年赣州市经开区从深圳招商引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龙文谈及办贷体验时称赞赣州营商环境。

“科创积分贷的发布,是有效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可能性的一次大胆尝试。”郭澜说,这一尝试破解了“看不懂、看不准、不敢贷”的难题。

“接下来,赣州市科技局将进一步深化结果应用,根据积分结果,为企业提供精准、量化的支持政策,对积分‘靠后’的企业提供分类指导,扶持它们发展成为创新的后备军;此外,扩大创新积分制范围至全市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并提高赋分频次。”郭澜介绍,还将进一步优化科创积分贷产品和服务,将科创积分评价体系的覆盖面与影响力扩大到该市各家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投资机构、资本市场,让更优质、更便捷的金融产品惠及更多科技型企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