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技术融合专业赛暨第五届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文昌开幕

   2024-05-29 文昌市融媒体中心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
37
核心提示:5月28日上午,以“协同创新 产业融合”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技术融合专业赛暨第五届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

5月28日上午,以“协同创新 产业融合”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技术融合专业赛暨第五届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双创’大赛”)决赛在文昌正式开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忠宝,科技部原党组成员、秘书长张景安,海南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华伟,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涂善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原副总设计师陈善广,文昌市委书记龙卫东,文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局长刘冲,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主任于淼,市委常委、副市长袁世英等相关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邓刚主持。

李忠宝、张景安、张华伟、龙乐豪、涂善东、陈善广、龙卫东、于淼共同按下大赛启动键。

李忠宝在开幕式上致辞时指出,航天科技集团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是国家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航天科技集团与海南省一直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系列务实的合作成果,此次在文昌市举办本次大赛,目的是围绕“协同创新 产业融合”主题,促进市场经济下的产业创新资源整合,助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更高质量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航天科技集团将借助本次大赛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发挥航天高地的优势,围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培育壮大新产业,布局未来产业,立足品牌产业发展所需,结合集团自身创新所能,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培育、塑造产业新动能、新优势,助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海南新篇章。

张景安在致辞时表示,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本次大赛的举办,对于推动新质生产力落地、加速数字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设文昌国际航天城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海南的一个重大部署,文昌国际航天城必将成为中国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重要的提供地。希望大赛能够不断提升影响力,激发全社会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带动数字化能力提升,做到既服务于航天,又服务于文昌当地的经济建设,为建设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张华伟在致辞时表示,当前海南正在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以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构建“4+3+3”海南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海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将其摆在引领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地位,积极发挥比较优势和长久优势,倾力培育科技创新产业的新赛道。海南将坚持“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持续提升在“陆海空”等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聚焦做有用的科技,围绕三大未来产业和数字经济、石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出一批场景应用,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国际开放创新环境。真诚欢迎各领域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项目能够留在海南、留在文昌,扎根这片热土,与海南自贸港一道实现快速发展。

刘冲在致欢迎词时表示,创新创业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有效纽带,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本届大赛以“协同创新 产业融合”为主题,聚焦智能制造、商业航天、前沿新材料、高效能源等新兴领域,展现出了科技领域不断迸发的创新潜力和创业活力。为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激发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科技创新活力和干事创业热情,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文昌国际航天城将在今年组建科技创投公司,发布《关于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谋划成立创投基金、中国新质生产力基金,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厚植创新创业沃土。期待创新创业的种子在文昌国际航天城生根发芽,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开幕式上还进行了文昌国际航天城园区推介。

据了解,本届赛事共有38个优秀项目成功晋级决赛,参赛选手将在5月28至29日期间,通过项目路演角逐大赛等次奖和优胜奖,充分展示技术融合领域创新成果。

延伸阅读

5月28日,第十二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技术融合专业赛暨第五届中国航天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双创’大赛”)在文昌举行,进入总决赛的38个项目参与路演,展示涉及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的各个前沿领域相关成果,角逐大赛等次奖和优胜奖。

本届赛事根据项目来源分为创新组、创业组。创新组项目主要由航天两大集团及所属科研院所提交,创业组项目主要由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高校和创业团队提交。总决赛评审采用选手路演、评委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项目代表从项目背景、服务对象、实施计划、等方面展开精彩阐述。

高拓石油天然气技术(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子良:“我们就用了微通道的原理,就是类似于活性炭或者蜂窝这种原理,在单位体积内做了很多的通道,那么每个通道的外表面连起来就是一个巨大的表面积,从而使它的换热能力的大幅提高,提高了多少,就我们单位体的换热面积是原有换热技术的10倍以上,使换热效率提高30%到40,因而可以大幅地节能,并且实现高效的液冷。那么他用在哪里,不光是石油天然气上,也包括比如说我们数据中心的冷却、电池的冷却,也包括我们的空调采暖,甚至于包括我们用在医药上,用在航天领域,所以这个技术它可以深刻地改写很多行业现有的技术。”

北京星辰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商务总经理隋禹:“首先,从产业链的融合与创新来讲,商业航天构建了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从上游的火箭发射,到中游的卫星制造,再到我们下游的应用。从商业航天的角度来讲,逐步突破了传统的壁垒,然后国家目前就商业航天这块来讲,也是一个发展的新机遇,然后我们此次作为商业航天应用部件的一个民营公司,也是希望借公司相关技术然后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据了解,本届赛事于2023年10月正式启动,面向全社会开展项目征集,征集范围包括智能制造、商业航天、前沿新材料、高效能源、人工智能、无人机、电子信息等符合国家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近400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业团队报名参赛,最终38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中国工程院院士涂善东:“我们这次项目是围绕着我们商业航天技术,但是又不仅仅在商业航天技术领域的应用,我觉得是非常好的一些探索。”

据悉,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由科技部、财政部等多个国家部门指导,科技部原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承办的国内最高级别“双创”赛事。本次决赛在文昌举办,是文昌国际航天城作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新高地的一次展示,是打造文昌商业航天品牌的重要路径,也是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谋划打造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的有力举措。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肖琳:“从这些项目当中,我们也会筛选一些符合我们在文昌、在海南发展了这样一些重点的项目,那么我们后续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扶持。一个是从产业政策方面,我们会更好地去利用自贸港以及促进航天发展的一些产业政策叠加的优势,来支持他们在这里能够以更低成本去把他的项目落地。第二个,我们是在产业平台的建设方面,厂房、办公场所等等硬件方面给他们支持,另一方面的在一些产业的共性平台上,我们现在也正在加紧地建设。第三个方面,我想的是在一些软件的一些培育方面,不管是在资金,还是在产业的落地服务指导方面,我们会给这些企业的提供全面的、立体的一个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