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海省立足高原资源能源禀赋,通过强化科技支撑,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我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科技支撑力度不断增强。特别是我厅2023年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青海植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围绕植物区系组成和分布特点,植物多样性形成和维持机制,极小及濒危植物种群生态学、繁殖生物学等开展科研攻关,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是初步搭建植物多样性数据库。在实地考察、采集标本等工作的基础上,发布了三江源国家公园植物和特有植物名录、澜沧江园区植物科学考察记录、柴达木盐碱地植物种质资源调查、青海野生维管植物名录等数据集。搭建了青海植物多样性数据库框架,并将于年底上线应用。二是开展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繁育体系建设。初步建立了红景天和水母雪莲的快繁技术体系,开展马尿泡、暗紫贝母和匙叶甘松种苗繁育基地,在西宁植物园建成占地20亩的植物种质资源圃。三是开展植物种质资源迁地保育。分别在西宁、海东等建立试验样地,迁地保育冰草属、大麦属等种质资源1000余份,建立籽粒型老芒麦新品系原原种繁殖田100亩。
项目的实施将为加强我省野生植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利用科研水平奠定基础,为全面建设青海特色生态文明体系、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提供支撑。下一步,项目组将持续推进相关研究,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繁育等方面取得更多突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