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麻城:以“人才下乡”促“四链融合” 加快夯实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人才支撑

   2023-10-27 麻城科经局
22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麻城市积极推进人才下乡工作,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融合发展,不断为麻城实施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夯

今年以来,麻城市积极推进人才下乡工作,加快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服务链融合发展,不断为麻城实施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夯实人才支撑。

一、打造一个平台体系,搭建人才集聚主阵地

以创建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契机,加快完善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企业联合创新中心、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为核心的创新创业平台体系,推动麻城成为集聚双创人才、助力产业发展的策源地。一是建成一个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麻城市“3+X”主导产业发展需求,依托原有的石材、菊花产业技术研究院发展基础,不断完善湖北大学麻城产业技术研究院运行机制,加快中试车间运行、科技人才引进和科技成果转化,今年10月,研究院正式获批“湖北省麻城集创产业技术研究院”,成为全市首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二是建成两个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依托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与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基础,加快推进产学研合作和农科教紧密结合,新建“湖北省麻城福白菊种养带动型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湖北省麻城蔬菜农旅融合型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两家校企合作平台,并依托平台积极开展新型种植技术推广和技术人才培养。三是新建三家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完善“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黄冈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梯次培育机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和实地指导,凤凰白云山药业有限公司主导创建的“湖北省眼健康创新药物与贫血药物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成为我市第五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顺达汽配和荔众新材料成功申报了黄冈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进一步完善了麻城省级平台后备库。

二、打造一支人才队伍,激发科技创新原动力

坚持引育并重,以“用”为导向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培育,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一是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征集全市企业技术及人才需求25项,通过“三区人才”等计划争取23名专家为九州中药、东义洲酒业、鸿宇农业等企业进行一对一帮扶,围绕油茶、菊花、老米酒等特色种养植业高效生产技术推广开展科技服务,为麻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推进专业人才下乡。从龙头企业创办人、种植大户、农技推广机构中选派110名农业专技人才担任科技特派员,面向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开展新品种推广和技术指导服务,同时在黄土岗镇、福田河镇、盐田河镇和铁门岗乡新建4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通过“党支部+服务平台+科技特派员+产业+科技服务”的服务体系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三是加强本土人才培育。组织九州中药、将军红酒业等5家企业代表前往青岛参加黄冈农产品加工管理人才培训,开拓人才视野。引导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在帮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培训,推荐朵朵香、鸿宇农业参加省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在广大农村营造崇尚技术创新的良好生态。

三、建立一个服务机制,强化人才下乡保障

持续健全政策、资金、项目等要素保障,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及质效,进一步增强人才幸福感、获得感。一是强化政策落实。按照三区人才经费管理办法,按时发放三区人才工作经费17.28万元。二是加强项目支持。省三区人才向发云同金兰农业合作共建“湖北省麻城福白菊种养带动型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三是加强典型宣传。在麻城科经公众号、麻城市亲清云服务平台开设科技人才专栏,向全市企业推介专家教授科技成果和服务企业优秀事迹,全面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