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十堰房县:科技人才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07-31 十堰市科学技术局
40
核心提示:近年来,房县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力度,通过政府引导、核心企业支撑、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等形式,搭建“政、产、学、研、用”

近年来,房县持续推进产学研合作力度,通过政府引导、核心企业支撑、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等形式,搭建“政、产、学、研、用”联合发展平台,促进创新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30余家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合作建成了6个特色产业研究院和11个研究中心。截至2023年底,累计搭建“政、产、学、研、用”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平台70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32个。累计选派省市县三级科技特派员1000余名,科技三区人才159名,实现了20个乡镇全覆盖。围绕茶叶、中药材、食用菌、蔬菜、黄酒、畜牧、烟叶七大重点特色产业推广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部门配合、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的科技人才工作格局。建设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3家,绩效考核优秀2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16个,各驻站专家、流动专家运用科技资源开展各类培训班60多场次,解决技术难题218项,培育高素质农民920人,有效的激发了创新动力与活力,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实人才“强支撑”。坚持以“抓人才就是抓发展、兴人才就是兴未来”的理念,深入实施“青衿荟萃·才聚房陵”计划、“北京院士专家十堰行”活动,出台《柔性引才实施意见》《人才新政10条》,在吸引人才集聚、优化发展环境、发挥人才作用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政策激励。主动对标全省各县市区人才政策最高标准,紧盯人才当下最为关心的生活保障诉求,筹措人才公寓500余套,列支专项资金3000余万元,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为来房人才及家属提供住房、社保、医疗、就业、入学等全方位保障,激发人才发展“一池春水”。

拓展人才“朋友圈”。连续四年举办“院士领衔·农医联手,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引进省农科院专家团队,围绕农业七大产业链开展技术指导。邓子新院士牵头联袂10名院士、150余名专家教授、科研团队开展深度对接,达成技术合作协议16项。成立“房县人才协会”,推选邓子新院士为名誉会长,进一步打造聚集人才、培育人才、举荐人才的平台。精准引进5690名专业技术人才充实县内各企业紧缺用人岗位,招聘录用6320名高校毕业生来(返)房就业。连续5年召开“能人返乡创业大会”,邀请在外成功人士齐聚故乡叙乡情、献计献策谋发展,积极动员“人才归乡、资本回乡、智力助乡”。五年累计签约返乡创业项目37个,总投资18.6亿元。

打通创业“快车道”。大力培育各类创业载体和众创空间等新型孵化机构,认定市级以上众创空间(孵化器)12家,纺织服装、农产品加工、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领域大学生见习基地27个。房县西关印象省级众创空间、人才双创基地,打造了集聚“人才超市、人力资源市场、零工驿站和就业培训中心”等“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人才企业精准对接。累计孵化创业组织200余户,成功率达到90%。“房县黑木耳液体菌种培育推广应用技术”获首届农村实用技术大赛三等奖,“基于乡村振兴的小香菇产业链建设”获创新创业大赛(湖北赛区)成长组三等奖。实施“科研在外地,产业在房县”的“飞地模式”,每年投入科研经费2000万元,与上海博士团队共建“生物医药飞地联合研发中心”,为房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