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回归矿业本质 拥抱新技术时代——世界一流矿业企业家谈矿业新成果新趋势

   2024-10-21 中国有色金属报
33
核心提示:矿业是人类最古老的产业之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矿业通过不断开拓创新,巩

矿业是人类最古老的产业之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伴随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矿业通过不断开拓创新,巩固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基础地位,并释放出了全新的活力。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环境、全球能源转型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推进对矿业发展格局的重塑,国际一流矿业公司是如何拨云见日、认识规律与形势?

10月16日,由中国五矿承办的2024(第二十六届)中国矿业大会对话世界一流矿业企业家高层论坛召开,中国五矿、中国铝业、力拓集团和摩根士丹利的企业家分享了近年来全球找矿发现典型案例,并围绕当前矿业环境和发展趋势,以及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对矿业发展的影响展开深度对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谷树忠主持会议。

论坛上,中国五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炯辉作《“探索深部资源,开拓未来矿业”——中国南岭矿区带深部重大找矿发现》的案例分享。他介绍,近年来,中国五矿勘查团队围绕海外新兴成矿带和国内南岭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质找矿工作,创新提出陆内伸展环境全温度域成矿理论,在水口山、黄沙坪等地开展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找矿工作。通过以地质建模和深部物探圈定找矿靶区并开展钻探工作,获得了丰富的找矿成果,新探获铅锌、金、银、钨、萤石资源量均达到大型规模。王炯辉表示,根据全温度域成矿理论,湖南、贵州、云南等地大量存在着褶皱断裂系统,中低温矿种找矿潜力巨大。

力拓集团澳亚区勘探总监谭明凯在分享《找矿成果分享——温弩铜矿的发现及力拓勘探的下一步》案例时表示,力拓集团在勘探领域有70多年的成功找矿经验,拥有400多人的勘探团队,每年勘探预算投入约2亿美金,持续在18个国家开展找矿工作。他介绍,当前,力拓集团主要的矿产资源布局重点区域为美洲区、欧非区和澳亚区。在勘探过程中,LIBS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快速实现数据分析和找矿研究,大幅提升了找矿成功率。

在矿业企业家对话环节,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董建雄提出发挥矿业保障作用的3个关键。一是“找得到”,首先要从勘探、地质分析入手;其次要从现有矿权上进行拓展,大力开展深边部找矿工作,开展地质资料分析研究;再就是发现绿地资源,利用现有新型技术对原有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再研究,让绿地资源得到新的发展空间。二是“产得出”,要正视矿产资源所处的区域设施保障,对矿区基础设施提前布局,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和欠发达的区域;要以技术为支撑,打造“绿色能源+绿色矿山”。三是“用得好”,进一步推动资源集约化发展,高效发挥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王炯辉指出,矿业的基本属性依旧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矿业原料支撑着一代技术的发展,技术反过来促进了矿业产生深刻的变革。王炯辉认为,矿业新技术时代已经来临。理论和技术的创新与突破,推动了矿业在成矿理论、勘探、采矿、选矿及材料加工等环节发生深刻变革,矿业已经展现出新技术时代特征。经过多年发展,我国难选冶技术已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在难选冶铁矿、胶磷矿、煤下铝、难利用稀土、微细粒钽铌矿和卤水提锂等领域持续取得重要突破,把以前许多“呆矿”“死矿”变成了可用资源。

针对矿业与新技术的深度融合,王炯辉表示,未来,矿业企业将不仅是原材料的供应者、新技术创新的推动者,而且是技术为王矿业时代的主导者。在这个过程中,大型矿业企业将成为技术研发应用和工程示范的主导力量,自动化、少人化、无人化将是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力拓集团全球勘探总裁安德鲁呼吁,全行业要共同去重建采矿业在大众心中的声誉和形象,包括建立与当地居民、政府、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良好关系,加强历史、文化及环境保护等。他认为,未来矿业发展要重点关注3个方面。一是关注水资源,处理好矿业开发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强化水资源在人类生存中的重要性,做好资源开发规划和水资源预测;二是重视人力资源,要加大企业对人才培养、技能提升、和谐关系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形成良好的团队关系;三是要拥抱新技术,新技术的出现并非取代人,而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帮助矿业企业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助力行业提高找矿效率。

摩根士丹利亚太综合工业投行联席主管、董事总经理沈晨表示,近年来,中国矿业企业“走出去”通过跨境并购实现了资源储量、产量的增长。他建议,矿业企业进行跨境并购要练好内功,保障技术层面过硬,持续提升竞争力,做好长期风险管控;要秉承长期主义,正确处理好当地政府、利益相关方等关系,创造长期多赢局面;要重点关注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文化、ESG等方面的工作。(杨净茹 罗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