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探索“双联合” 助力“创双高”——福建省科技厅创新资助模式助推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超越

   2020-10-15 福建省科技厅
41
核心提示:  福建省科技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制度供给,大力推动医疗科研领域科技创新超越,在
  福建省科技厅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制度供给,大力推动医疗科研领域科技创新超越,在省级科技计划中设立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和在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中设立卫生联合资助项目,通过双线联合资助创新了政府与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合作机制,助力全省创建高水平医院和高水平临床医学中心及临床重点专科工程等医疗“创双高”建设。截至目前,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共筹集资金1.55亿元,已组织实施项目45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预计2020年度各类联合资助项目立项数量和立项经费将继续大幅增长到约1500多项和1.1亿元以上。
  一、“扩面增资放权”,探索完善医疗项目联合资助机制
  一是扩展资助项目类别。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按照需求单位支持方向和支持力度不同,分为三类:引领项目、攀登项目和重大项目,以适应不同项目的开展。在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联合资助基础上增设联合资助青创项目和联合资助重点项目。二是增加项目资助规模。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联合资助从2014年度试点前的441项、1630万元,逐年增加到2019年度的900项、6114万元,分别增长了104%、275%。其中,联合资助医院面上项目的立项数量从2014年度试点前的97项增加到2019年度251项,增长159%,立项经费从342万元增加到1881万元,增长450%。三是简化项目申报和验收流程。在项目申报上,精简申报条件和程序,项目负责人承担项目数适当放宽;在项目验收结题上,创新验收方式,引领项目采取简易验收方式,攀登项目和重大项目采取委托验收方式,由管理部门负责验收。
  二、“扶弱强优助创”,加快补齐医疗卫生事业短板
  一是“扶弱项”。通过引领项目资助具有原始创新潜能和开发前景的应用基础研究,扶持对学科建设影响重大的弱势学科,每项资助10~15万元。如,资助协和医院妇产科、儿外科、眼科等科研相对薄弱的科室开启基础及临床研究,至目前,90余名青年人才获省科技创新联合项目资助。二是“强优势”。通过重大项目资助高水平的转化医学创新项目,前瞻性的临床研究,以冲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或实现研究成果转化为目标,每项资助100万元。持续加大对神经、心脑血管、肝病、血液等全省优势学科的支持力度,加强优势释放。三是“助创新”。通过攀登项目资助具有较好研究基础或条件的领域和学科方向,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以冲刺省部级重大和国家级重点项目为目标,每项资助30~50万元。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联合资助模式强力推进福建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数、资助金额、立项质量和层次稳步提升,且年年实现新突破,2019年申报4814项,立项833项,资助经费5.2亿元。
  三、“多元广助解困”,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医疗科研领域
  一是拓宽投入渠道。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和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资助工作在全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创新科技工作模式,提高全省研发投入。由有需求的高校和医院提出申请并出资,审核通过后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方式立项并下达经费。2019年度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新增资助经费5200万元,新增资助项目136个。二是吸引社会资金。在不增加财政支出的基础上,通过吸引社会资金的方式增加高校和医院的项目立项数量和申报推荐指标,对引导社会资金共同支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2019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卫生联合资助立项经费1881万元中,科技计划投入420万元,引导联合资助医院投入1461万元。三是破解“两高两低”困境。因受经费规模和立项数量限制,各类科研项目一直存在“社会关注度高、项目需求高、项目立项数低、科研人员申报积极性低”的“两高两低”现象。自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开展联合资助以来,申报数量从2014年度1112项增加到2019年度1742项,增长57%;立项率从40%提高到52%,科研人员申报积极性显著提高,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省自然科学基金“两高两低”的困境。
  四、“育人获果现技”,深化项目实施后续带动效应
  一是科研人才“涌动”。作为配套增值服务,福建省科技厅优先支持合作医院推荐申报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省科技创新联合资金项目目前已培养博士生导师和硕士生导师6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省卫生健康突出贡献青年专家称号1人,国家名医青年新锐1人等。二是创新成果“涌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取得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发表SCI和EI论文436篇,获得授权专利32项,升级获得国家级项目41项,获得省科技进步奖各级奖8项,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和省医学科技奖各2项,全球同行评议奖1项,其他奖项5项。三是先进医技“涌现”。乙型肝炎重大项目为深入了解乙肝病毒的致病机制并有效地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提供了科学依据;钩吻素子相关研究重大项目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并与企业合作开展新药申报注册研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