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供给充裕、观望情绪浓厚 钢市冬储积极性不高

   2023-12-21 证券日报
23
核心提示:  本报记者 赵彬彬  每年年底,冬储都是钢铁市场绕不开的话题。不过,今年钢市冬储却迟迟未至。截至12月20日,除东北地区、

  本报记者 赵彬彬

  每年年底,冬储都是钢铁市场绕不开的话题。不过,今年钢市冬储却迟迟未至。截至12月20日,除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少数几家钢铁企业发布了冬储政策外,多数钢铁企业冬储政策尚未出炉。而下游钢贸商目前仍持观望态度,冬储意愿不足。

  卓创资讯钢铁行业分析师李晓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两年,钢铁整体冬储规模量较前几年明显减少。一方面,供给充足、搏差价难度持续增大,部分钢贸商冬储操作出现亏损,导致市场操作逐步趋于谨慎;另一方面,由于对建筑行业整体钢材需求不断下降的担忧,钢贸商冬储的意愿也存在减弱的预期。

  冬储观望情绪浓厚

  从终端需求来看,北方钢材市场存在淡旺季。一般而言,冬季工地需求萎缩,市场销售冷清,春节后工地开工,钢材需求快速增加,导致钢材需求出现了明显淡旺季。在这种背景下,钢厂为了保持生产连续性,并缓解自身的库存场地和现金流压力,便会对贸易商推出冬储政策,将厂内库存转移给贸易商。

  对于钢贸商而言,冬储分为主动冬储和被动冬储。

  “钢贸商主动冬储的动力来自搏差价。”有钢铁行业业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即在需求淡季,钢贸商往往可以以较低价格买入钢材,待春节后旺季到来时,钢材需求增长,价格上涨,钢贸商不仅能及时满足其客户需求,也能在钢价上涨中分得一杯羹。

  被动冬储则是钢贸商与钢厂签订经销协议,每月有固定的销售计划,因冬季、节假日下游需求停滞,形成了被动型冬储。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过去三周(11月24日至12月15日),建材社会库存分别增长了4.9万吨、4.1万吨和3万吨。“虽然有所增加,但是幅度很小,从我们监测的情况来看,钢贸商观望情绪较浓,冬储积极性不高。”

  钢谷网的调研显示,今年有47.37%的钢贸企业不愿冬储。即便有冬储意愿,仍有超过六成的企业认为今年冬储量将较去年减少。

  “影响钢贸商冬储的因素包括钢厂的冬储政策、对未来行情的预期以及钢贸商自身的资金情况。”李晓娟认为,从目前公布的冬储政策来看,有的钢厂冬储收款单价按4000元/吨收取,这比钢贸商心理价位高出不少,导致钢贸商观望情绪较浓。同时,由于距2024年春节仍有较长时间,目前出台冬储政策的钢厂较少。预计2024年1月初,钢厂将大规模出台冬储政策,钢贸商预计会在2024年1月中上旬逐步开始大规模冬储操作。

  瑞超兴隆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颖表示,公司以短平快的经营方式为主,不着急进行冬储,临近年底才会考虑是否冬储。从目前来看,价格至少降到3700元/吨以下才会考虑进行冬储。

  压减建筑钢材产能

  冬储,曾是钢铁市场一个为人津津乐道的话题,但是近年来却在持续淡化。

  李晓娟表示,近年来,国内整体冬储规模量较前几年明显减少。2020年春节后建筑用钢材社会库存量高点达到两千多万吨。随着钢铁行业逐步进入下行周期,钢贸商冬储意愿有所下降,近几年春节后建筑用钢材库存高点多维持在1200万吨至1400万吨。

  “最近几年,对于冬储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持续淡化。”某钢铁上市公司证券部人士表示,冬储主要是针对建筑用钢材,近年来公司产能结构持续优化,建筑用钢材相关品类产能占比较小,冬储已经不太提及了。

  “由于地产市场用钢下滑,国内有多家原来以生产建筑用钢材为主的钢铁企业通过产能置换,压减了建筑用钢材产能,增加了板材产能,也从客观上淡化了冬储需求。”前述人士介绍说。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1月份,中国钢筋产量为1801.0万吨,同比下降8.8%;1月份至11月份累计产量为20973.8万吨,同比下降2.2%。11月份,中国中厚宽钢带产量为1581.9万吨,同比增长8.4%;1月份至11月份累计产量为18727.1万吨,同比增长12.9%。

  王国清表示,除了调整产品结构外,增加出口、主动减产(短流程钢企使用较多)等方式也是钢企冬季进行库存调节的重要方式。此外,装配式建筑等新型施工方式也弱化了项目建设的季节性要求,进一步缩小了用钢需求的淡旺季差异。钢企对社会库存蓄水池的依赖逐步减弱,这也是冬储逐步淡化的重要因素。

  “从钢贸商的角度来看,目前国内钢铁产能充裕,几乎不存在拿不到货的现象。同时,信息和物流又非常畅通,通过囤货获取较大价差的机会越来越少。”前述钢铁业内人士表示,如果不能在价格上获得一定优势,或者对后市没有较好预期,预计冬储会愈发淡化。

(责任编辑:王婉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