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在第31届中国杨凌农高会旱区种业创新发展交流对接活动中,省油菜中心培育的“秦沣11”“秦沣185”“秦油519”共3个油菜新品种生产经营权成功转让给种业公司。
省油菜中心主任穆建新与杨凌秦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哲签订油菜品种“秦沣11”“秦沣185”生产经营权转让协议,与四川瑞禾丰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雷强签订“秦油519”生产经营权转让协议。
秦沣11(原名秦旱1号),平均株高162.30cm,抗倒性强,菌核病、病毒病发病较低;含油量45.31%,平均亩产242.7千克,比对照增产,适宜黄淮区种植。秦沣185(原名秦优2185),平均株高141cm,抗倒性强,菌核病、病毒病田间发病率极低;含油量47.88%,平均亩产254.027千克,比对照增产,适宜黄淮区、长江下游区种植。秦油519为甘蓝型双低、半冬性、化杀二系杂交油菜,抗寒性中等,抗裂荚性强,抗倒性强,低抗菌核病,长势强,整齐度高。平均亩产195.75 千克,比对照蓉油18增产9.98%,含油量50.46%,适宜黄淮区、长江流域种植。
自2018年来省油菜中心育成油菜新品种42个、大豆新品种3个,成功转化油菜品种30个、大豆小麦品种4个,特别是2024年成功转化9个油菜品种,是历年成果转化最好最多的,本次油菜品种转让,展现了省油菜中心近年来育种研发能力的大幅提升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快速转化的工作成效,形成“育成一个、转化一个、走俏一个”成果转化格局,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领域树立了新典范。
近年来,省油菜中心在国家和陕西省重大科研项目带动下,通过搭建平台、科企对接、精准研发,扎实开展育种科研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育成了一批特异性的油菜新品种,通过广泛布点试验示范,在种植生产上表现良好。在科研管理上率先制定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办法,落实项目成果奖励政策,优化绩效贡献分配办法和考核评价机制,采取“首次付费+逐年技术提成”品种转让方式,激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转化成果,有效促进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保障国家粮油安全,促进油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