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前三季度锂电出口数据追踪

   2024-10-31 高工锂电
59
核心提示:以美国为起点辐射开来的关税加征、欧盟新电池法细则落地、11月美国大选将引发的政策风向变动,是今年来紧紧压在国内新能源产业胸

以美国为起点辐射开来的关税加征、欧盟新电池法细则落地、11月美国大选将引发的政策风向变动,是今年来紧紧压在国内新能源产业胸口的三块大石。

今日,欧盟正式确认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为期五年的反补贴关税,面向上汽集团、吉利汽车和比亚迪三家企业的产品,分别加征35.3%、18.8%和17%的关税;对未被抽样但配合调查的企业,欧盟统一加征20.7%税率;不配合调查企业最终面临的加征税率为35.3%。

虽然中欧各还将就价格承诺协议进行协商,即通过提高出口电车售价、同时限制出口数量来避免关税的加征,但双方在确定最低限价、是否开放与企业单独达成价格承诺协议等核心问题上仍存在分歧。

而先后来自美国和欧盟的关税政策,已实际影响到电动汽车和上游锂电产业链的数据表现。

首先在汽车环节,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面向欧盟国家的电动汽车出口明显放缓,纯电、插混分别同比下滑7%、3%。

与此同时,面向大洋洲、美加的纯电汽车出口分别出现35%和22%的同比下滑,面向日韩的插混汽车出口同比下滑57%。

结构上,新能源客车与专用车的出口下降较快,1-9月的新能源客车出口增幅放缓到0.7万台,同比持平。

锂电池环节,动力电池占电池出口比重持续下降,其中9月动力电池占比环比下降超过8个百分点,合计出口占当月销量低于20%;与上月累计量相比,1-9月动力电池占比下降近3个百分点,合计累计出口占前9月累计销量不足19%。

规模上,9月动力电池出口同比出现5%下滑,其中铁锂动力同比降幅达到约13%;1-9月累计数据来看,则是三元动力电池出口下滑明显,累计同比降幅超过6%。

另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电池企业在动力电池出口增速上的表现出现分化:有头部电池企业在9月单月、前三季度累计分别出现了超30%、超20%的负增长,主要是受到海外主流车企改变北美动力电池供应结构的影响。

不同锂电池材料的出口表现同样出现分化。

9月中国磷酸铁锂出口量538吨,为2017年来首次出口量突破500吨;环比增长105%,同比增加1212%,主要是受到海外电动汽车、电池厂商推进切换至磷酸铁锂技术路线的影响。不过,磷酸铁锂出口均价持续下跌,同比跌幅接近70%。

同期三元材料出口量超4000吨,但同环比双降,主要受到韩国、日本等需求减少的影响。

负极方面,9月人造石墨出口超47000吨,恰逢需求旺季但同环比增幅仅在个位数,且出口均价环比减少12%、同比下降42%。同期在天然石墨中,鳞片石墨出口同环比均下降,球状石墨环增同减,其波动受到部分海外客户为大选准备、提前备货的影响。

电解液方面,锂盐六氟磷酸锂出口环比下降超35%,同比下降超50%。电解液原材料出口数据的变化,更为直观地反映了海外对于锂电池产品需求的回落。

复杂市场形势下,锂电企业基于对策略和方法的实时调整,仍在谨慎而坚定地推动海外产能布局,以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中获取机会。

为了分散电池出货地、规避贸易壁垒,新能源车企和锂电企业进一步扩大在东南亚的产能布局。

目前,埃安、比亚迪、长城、哪吒等均在东南亚实现了新能源车的本土运营,跟随这一步伐,马来西亚也成为锂电企业开拓海外产能的全新标的。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来电池端有珠海冠宇、亿纬锂能宣布将在马来西亚建设电池工厂,合计投资金额超过50亿元,国轩高科也正和当地政府讨论在马来西亚建立电池组装厂的可能性。

材料环节,恩捷股份、科达利、尚太科技也将分别在马来西亚投建隔膜、结构件与负极材料产能。上述多个项目的投资规模达到10亿元级别,体现出锂电企业对于加大东南亚产能布局的决心。

同时,锂电企业也不断加快提高欧洲本土化动力电池供应能力的步伐。

宁德时代最新表示,其德国工厂随着产能爬坡将按计划在年内实现盈亏平衡,匈牙利工厂一期正推进设备安装、预计2025年投产。今年9月,公司位于匈牙利的第二座欧洲工厂正式启动,建成后将再增100GWh产能。

亿纬锂能、远景动力、中创新航、欣旺达也分别在今年迎来了于欧洲土耳其、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等地电池产能布局的新进展。

其中,亿纬锂能最新提及,其供应链体系也正随着电池产能布局而加速全球化。公司在在印度尼西亚投资的红土镍矿湿法冶炼项目已顺利投产,每年可生产约12万吨镍金属和约1.5万吨钴金属,正不断提高其全球产能的成本效益。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