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向“新”而行的恒邦人——记曲胜利和他的创新团队

   2024-11-05 中国有色金属报
35
核心提示: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金秋时节,笔者来到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邦股份),看到新技术、新材料、新产

“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金秋时节,笔者来到山东恒邦冶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邦股份),看到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从这里拔地而起,令人目不暇接,一派向“新”而行、生机勃发、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里的恒邦人,与新相谋,闻新而动,向新而行,创新而成,先后斩获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28项国家发明专利、51项国家新型专利,涌现出的创新团队如四梁八柱,撑起了恒邦股份这座宏伟的创新大厦,诠释出的创新故事把恒邦股份推向了发展新高度。
  创新团队的领航人——曲胜利
  创新团队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团队领航人。身为工学博士、工程技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杰出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曲胜利就是恒邦股份这个创新团队的领航人。
  创新团队领航人,是恒邦员工对恒邦股份总裁、总工程师曲胜利的赞誉。每到公司发展的关键节点上,曲胜利总能把握大势、敢为人先、做出正确抉择,带领团队攻坚克难,把企业带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2008年,已经多年沿用湿法氰化生产的恒邦股份,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是继续沿用湿法浸金老工艺,任剧毒氰化尾渣肆虐,还是改为火法融金新工艺,使企业新生?恒邦股份领导班子召开了一次史无前例的争辩会。
  争辩会开得异常激烈,就在意见相持不下的时候,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时任项目建设总指挥的曲胜利。只见他把手一挥说:“我们的企业现在已经到了生与死的关键时刻,没有死,就没有生;没有除旧,就不能布新。守旧,只能死路一条;创新,才能赢得未来!”他这掷地有声的讲话,犹如春风送雨,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坚定了向新图强的信心。
  一个建设火法融金新工艺的创新决定,拨正了恒邦继续前行的航程。2008年3月份,他们吹响了上马建设火法融金新工艺大会战的冲锋号角。从选定工艺设计单位,到施工图纸完成,从优异设备选型,到上千台套设备采购到位,恒邦人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从2008年9月份项目动工,到2010年4月份投产,他们仅用了一年半,把建设工期足足提前了半年。2010年4月份,他们硬是把“氧气底吹熔炼造锍捕金”新工艺搞成了,不仅拿掉了氰化物这颗毒瘤,而且还将黄金回收率提高了5%~13%,白银回收率提高了8%~38%。至此,恒邦迈入了无氰冶金的新时代。
  用硫捕金项目的成功,使曲胜利和他的团队创新视野更加开阔。能不能用铅捕金,曲胜利带领他的团队,率先提出了又一个创新命题。1000多个日夜,他们把这一命题变成了现实。2013年,他们研发成功“底吹熔炼—熔融还原—富氧挥发三炉连续炼铅提金”新技术,把金、银、铅的回收率提高到了创纪录的99.06%、98.38%、97.54%,综合能耗下降了65%,二氧化硫减排了95%,一举斩获了201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大功告成,曲胜利没有止步,他把创新目标定格在了又一制高点上,向新的创新领域发起了冲击。过去,恒邦在冶炼回收金银铜的同时,也能回收部分小金属,曲胜利把“小金属不小,可以做成‘大文章’,小金属要高纯化回收利用”的科研课题交给了创新团队。在他的引领下,2015年后,创新团队首创“熔炼烟气骤冷收砷”新技术,生产出了99.55%金属砷,又开发出了99.99999%高纯砷,一举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9年后,他们进一步拉长产业链,研发成功“高纯锑铅阳极泥回收项目”新技术,实现了锑、铋、碲、硒、铂、钯等稀贵小金属的综合回收和高纯化,小金属高纯化年产量达150吨。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把产业链向下游延伸,把晶体金属打造成红外化学材料、化合物光电材料等高端产品,解决了国外“卡脖子”难题,满足了国内芯片、半导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的急需,还实现了出口创汇。恒邦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人们都向曲胜利这位领航人投向了赞许的目光。
  “化腐朽为神奇”的攻关人
  ——董准勤
  “做环保就是做产品,污染元素要产品化”,这是恒邦股份总裁、总工程师曲胜利为恒邦量身打造的企业创新发展战略。而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剧毒污染物砷,打造成国家急需的金属砷、高纯砷及砷化合物高端产品,用于半导体、芯片、红外探测、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领域,“点砷成金”,曲胜利、董准勤等创新团队成员,就是创造这个奇迹的人。
  1997年7月份,董准勤从四川大学化学系化学专业毕业。入职恒邦后,他主要从事含砷金精矿氰化提金技术管理,这一干就是27年。2010年,人们盼望已久的“氧气底吹熔炼造硫捕金+骤冷干法收砷”新工艺生产线在恒邦建成投产,至此,恒邦降伏了氰化污染物,迈入了无氰提金的新时代。然而,造锍捕金生产系统中收砷工段出现的问题,却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生产系统烟气量大,比常规高出6~10倍,烟气中三氧化硫含量高,烟气露点高达260摄氏度,喷水骤冷因酸雾造成设备腐蚀严重,布袋粘结阻力升高,导致开不起车来。这可是国内第一家把干法收砷工艺和造硫捕金工艺融合到一起的新生产线,国内外既无先例借鉴,自己又没有实践经验,身为该项目攻关负责人的董准勤,一时陷入了困境之中。曲胜利看到眼里,急在心上,鼓励攻关小组说:“只要信念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有了芭蕉扇,就不愁过不去火焰山。”一席话,犹如春风送暖,提振了大家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到2016年,历经6年,董准勤带领团队,不知查阅了多少资料,绘制了多少图纸,设计了多少改造方案,最终发现收砷工艺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烟气中存在三氧化硫所致。他提出,只要能够除掉三氧化硫,就能把烟气露点降下来,就有可能成功。他们查找有关根除三氧化硫的技术资料,反复进行技术理论数值计算,又借鉴尾气碱法脱硫的技术,重新绘制了工艺设计图纸,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改造后的工艺路线基本打通,但产出产品砷的含量仅有50%,与预期的80%相差甚远。在初步成功的基础上,董准勤和他的团队继续优化操作参数、进行设备改造、更换药剂,经过一年多的攻关,到2017年,终于取得重大突破,产品砷的含量由50%提高到了85%以上,系统开车率大幅提高,生产成本降为原来的四分之一,使恒邦成为国内外首家融干法收砷与造硫捕金于一体的企业,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该项目当年获得了恒邦公司重奖,后来荣获了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石榴花开红到底,好马崖前不低头。围绕公司提出的企业创新发展战略,董准勤带领团队又开始了实现砷资源产品化的艰辛探索。他们将骤冷干法收砷技术产生的粗砷,深加工为99.5%的三氧化二砷产品。在此基础上,新建了金属砷生产线,生产出了99.55%的金属砷。2019年,他们在新的生产线上,又生产出了99.99999%的高纯砷,并进一步拓展到硫系玻璃等砷化合物高端产品,开辟了砷元素多途径多领域应用市场,从理念到创新上践行了“做环保就是做产品,污染元素要产品化”,诠释了董准勤创新团队的担当与情怀。
  如今,身为公司常务副总工程师,正高级工程师,中国有色工业协会“杰出工程师”,“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获得者的董准勤,正在向新的科技高峰攀登。
  材料创新的第一人——邹琳
  早有耳闻,恒邦股份新材料公司有一位出了名的新材料研发专家。他就是邹琳,是新材料公司的执行董事。他,中等个头,圆圆的脸庞,不笑不会说话,眉宇间透露着青春、豪爽和智慧。那是2008年,邹琳从山东建筑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毕业后,抱着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景,回到了老家烟台牟平,入职了家乡知名企业——恒邦股份,成为一名普通的实习生。
  从生物工程专业转行到冶金工程专业,不变的是都和工程打交道,不同的是工艺原理和机械设备千差万别。可没想到,这些都没能难倒立志成才的邹琳,没过几年,他竟凭着勤奋好学的精神和刻苦钻研的毅力,在恒邦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恒邦乃至这个行业的行家里手。后来,他又自费读取了东北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后又成功被录取为昆明理工大学工程博士,继续冶金工程学习深造,成为了公司创新团队的核心骨干和顶尖技术人才。
  2020年,为了突破国外技术封锁,掌握中国人自己的核心技术,开辟公司新的发展领域,邹琳受命担任新材料公司经理,承担起了高纯新材料、红外光学材料、化合物光电材料、贵金属新材料四大材料板块创新任务。为了早日生产出世界上纯度最高的高纯砷产品,他带领团队不知进行了多少次试验攻关,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失败,终于在2020年11月份成功研发高纯砷提取技术,生产出了第一批99.99999%的高纯砷产品。当用户反馈产品升华后剩余物质中有黑色絮状物时,邹琳和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查找黑色絮状物的来源,从查材料到实验分析,到工艺改进,仍是没有答案。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次查找工作中,邹琳不经意间注意到了盛放高纯砷的破碎用器皿,是不是问题出现在器皿上?他顿时兴奋起来,叫人更换了器皿材料,结果困扰了近半年的黑色絮状物消失了。用户经技术试验后说:“你们恒邦这种对产品精益求精的精神真使我感动,你们的订单合同我们签了,还希望成为长期的合作伙伴!”
  之后,邹琳又带领团队先后生产出了高纯碲、锑、锌、镉、硒等高端产品,实现了高纯金属系列化、规模化、高端化,使恒邦成为我国又一高纯金属的生产基地。
  2021年,为了把高纯金属产品应用到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多行业,拉长产品产业链,把有限资源做到无限利用,在曲胜利的提议和支持下,邹琳带领团队又开始向红外光学玻璃领域进军。
  开始时,他们总是无法把单质晶体高纯金属生产为红外光学玻璃,经试验发现是玻璃的成分组成不对,该过程需要两个连接在一起的安瓿瓶,熔制时把原料装进其中一个,然后通过升温,把物质蒸发到另一个瓶子中。可后来,通过对比试验,提高熔炼温度,增加两个瓶子的压强差,还是无法达到技术要求。他们没有怯步,而是迎难而上,采取将熔点物质直接加到成玻的那个安瓿瓶中,再采用高温化合,低温冷却的方法,最终攻克了这个技术难题。2022年2月份,他们生产出IRG206红外光学高端产品后,又生产出IRG201-RG207及QVL211-213共计10个型号的红外光学玻璃,成为了国内外高端市场的抢手货。
  经过5年的发展,邹琳带领的新材料公司,目前已可年产50吨高纯砷、50吨高纯碲、20吨高纯锑、20吨高纯硒、10吨红外光学玻璃,高纯锌、高纯镉也小批量生产,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红外光学材料、人工智能、自动驾驶、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其中,7N5纯度的高纯砷、红外光学玻璃已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版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