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云南铜业全要素对标 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2024-11-14 中国有色金属报
44
核心提示:产品产量稳步提升,技术创新不断突破,绿色环保基础持续夯实作为一家始建于一五计划期间的企业,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产品产量稳步提升,技术创新不断突破,绿色环保基础持续夯实……作为一家始建于“一五”计划期间的企业,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南铜业)承载着保障国家有色金属战略资源的重任,以全要素对标为引擎,换挡提速,驶向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启航:全要素对标

  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云南铜业深知,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自我革新、追求卓越。于是,全要素对标成为云南铜业高质量发展的“金钥匙”。

自2020年以来,云南铜业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对标一流企业,掀起一场全流程、全体系的管理变革和流程再造。该公司高管团队创造性构建起全要素对标的“杜邦分析+5C”指标体系,这一科学、系统、有效的对标管理机制迅速地把全级次企业全要素对标工作带入成熟阶段,加以贯穿运用“4+2+1”成本管控方法,使得运营质量显著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云南铜业已连续3年营业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在云南省上市公司中位列第一;净利润、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率、资产负债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等“两利四率”指标均处于业界领先地位。这都是开展全要素对标工作带来的显著成效。

  深耕:聚焦新质生产力

  夯实顶层设计

在全要素对标的过程中,云南铜业始终聚焦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提升。该公司以解决“与谁对”“对什么”“怎么对”“怎么赶”“怎么检验”的对标体系为核心,厚植“以一为基、勇争第一”的价值追求。

云南铜业围绕“以对标促达标、以达标促创标”的工作主线,开展精准对标找差,构建起“成本五化”要素指标,推动全级次企业全要素对标工作实施成本管控方法,以改善计划清单为抓手,聚力推动企业效益效率、科技创新、治理效能、绿色低碳、体系能力、资源保障、产业协同、安全环保等方面能力的提升,构建起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对标提升体系。

云南铜业在全级次推行动态优化目标、动态评价效果、动态转化成果的闭环管理机制,全面管控推进企业价值创造目标的实现。这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确保全要素对标工作具备有效性和持续性。

  飞跃:科技创新引领

  打造绿色智慧工厂

在全要素对标的推动下,云南铜业科技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绿色智慧工厂建设如火如荼。

铜,这一国家战略性有色金属,在云南铜业的手中被赋予新生命。该公司以提高铜资源利用率为核心,围绕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展开科研攻关。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云南铜业及其所属企业抢抓新一轮发展周期,以科创体系赋能,以绿色工艺为底色,以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为笔墨,描绘出一幅幅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美丽画卷。

西南铜业搬迁项目就是云南铜业科技创新的缩影。该公司科技工作者瞄准绿色低碳冶炼和综合回收两大技术要点,高起点布局生产工艺流程,采用高效、低耗的热态三联炉短流程工艺,将30余项国内外先进技术融入新建工厂。如今,这座全新的工厂成为国内甚至全球铜冶炼高效、低碳、综合回收、烟气治理的行业标杆。

在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方面,云南铜业同样不遗余力。在全要素对标理念的推动下,高科技人才熟练使用相关智能软件,配备无人取样、自动熔铸、在线分析检测等智能装备,让“无人工厂”成为可能。同时,云南铜业还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安全管理领域,构建起无死角、多层次的安全防控网,为安全管理装上“智慧大脑”。

  展望:向绿而行

  天蓝海阔

站在新的起点上,云南铜业深知,绿色发展才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肩负铜行业发展使命的云铜人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排、扩绿、增长,以高品质的绿色低碳技术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云南铜业将继续围绕科技创新、矿产资源、高端先进材料和绿色低碳低成本数智化等方面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绿色、智能、高效、可持续的发展目标迈进,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国铜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潮涌东方,气象万千。云南铜业将以“励精图治,创新求强”的企业精神,以全要素对标为引擎,以科技创新为翅膀,飞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刘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