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力促名校名企“双向奔赴”,供需对接“24小时不打烊” 深圳市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科技成果供需清单发布

   2024-07-12 南方日报
37
核心提示:7月11日,深圳市龙岗区召开2024年企业服务大会,动员全区推动新一轮企业服务优化再升级。大会上,龙岗区向企业家们介绍了全新落

7月11日,深圳市龙岗区召开2024年企业服务大会,动员全区推动新一轮企业服务优化再升级。大会上,龙岗区向企业家们介绍了全新落地启用的企业服务型平台——深圳市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下称“线上工研院”),并发布科技成果供需清单。

线上工研院搭建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的“供需桥”,连接起企业、高校、园区等多类创新主体,希望以“市场之手”精准实现供需匹配,将“我为企业找市场、找技术”落到实处。

今年以来,“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成为广东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如今,线上工研院将助力龙岗区建立起“企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长效互动机制,构建起“大校、大院、大企业”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

“线上+线下”  

打造全天候企业服务型平台

“希望引进或推荐信息技术、软件开发、结构、工艺方面的应届毕业生。”

“希望协助对接高校机构,合作开展数智人版块、软件开发版块等信息技术产品研发。”

“基于柔性及微纳机器人技术的多尺度腔道内介入手术机器人系统,期待在大湾区的临床应用。”

连日来,位于龙岗区的企业和高校院所,纷纷入驻了一个新平台——深圳市线上工业技术研究院。在该平台上,企业、高校院所、园区踊跃发布自身诉求和技术成果,寻找合作共赢的机遇。

这是线上工研院在龙岗区落地启用后引起强烈反响的真实写照。

线上工研院是由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联合龙岗区人民政府、深交所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线上撮合+线下服务”的模式共同打造的政产学研用平台。

其中,“线上平台”设置“我有成果”“我有需求”“项目精选”“典型案例”“i企政策”“工研专家”等版块,充分汇聚企业技术需求、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全市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推动实现科技成果、科研团队、技术需求、政策服务等多类型、多层次的资源汇聚。

“线下服务”围绕深圳市“20+8”产业集群体系,结合企业技术创新需求和已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将技术需求对接至线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助力双方实现精准对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助力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借力线上工研院这一平台,龙岗区已形成“动态更新”的科技成果平台供需清单,目前已挖掘辖区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及企业等科技创新能力1159项,挖掘企业技术、融资等需求201项,推动超40家供需单位形成初步合作意向。

企业、院所齐点赞 

一场需求与供给的“双向奔赴”

在大会现场,不少辖区企业表达了对这一服务平台启用的期待,反响热烈。

深圳泊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是首批签约入驻深圳工业软件园的企业。该公司CEO曹一鸣介绍,公司聚焦工业软件设计和仿真领域,产品化、算法创新、AI技术提升,都需要高校的研究机构联手攻关,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过去我们对接高校,需要线下逐家走访。高校的研究成果,很多也只通过论文形式对外发布。现在有了这个线上平台后,我们可以持续将企业需求发布上去,也能更快看到高校研究的成果方向,让我们能够快速、方便地获得很多高校的资源,相信未来双方的合作效率和效果会更好。”曹一鸣说。

平台的上线,同样有助于科研机构解决“科研成果停留在论文和刊物上”的燃眉之急。

深圳市大数据研究院是深圳市十大基础研究机构之一。该研究院副院长张昕表示,“我们产出基础研究的技术和工具,我们研究团队的技术在国际排行榜上的表现都很好,但现在最大的希望是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让这些技术真正发挥作用。企业在平台上精准描述并发布核心需求和难点,相较于平常的企业调研、会展对接等形式,极大地提高了互动的频率和效率。”

在这一平台上,企业不仅能够找到技术,还能捕捉到市场机会。

深圳市博为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是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孵化,是一家由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团队创业的企业。该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靳海洋表示,这一平台的上线,让企业找市场不再盲目了。

“过去生物医药器械企业要想找医院合作,我们常常称之为‘陌生拜访’,这种形式往往效率太低。我们是人才团队创业,市场经验相对缺乏。我们的创新性产品和终端用户医院之间,要建立起相互了解和信任关系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有了这个平台,为双方建立起有信任感的沟通桥梁,为后续和医院进行合作研发以及对创新性产品的推广和使用,都有实质性的帮助。”靳海洋说。

从企业家的期待中,可以预见,未来龙岗区的产学研合作有望进一步升温,学术界的新鲜血液和企业界的创新思维将进一步碰撞出火花。

建设校企创新联合体

建立“企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长效机制

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对于龙岗区来说,是决定创新能力的“关键变量”。

作为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的产业大区,龙岗区企业数量庞大,拥有商事主体总量超过90万户,居全市第二,其中企业总量超过52万户,全市第一。

科技和人才总是向着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位于龙岗区的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是全市22个重点区域之一,也是深圳市五大深港合作平台之一,多次在省市相关重点规划里被“点名”。

因此,如何让企业和高校合作黏合得更紧更牢,是龙岗区盘活高质量发展棋局的关键一招。

今年以来,龙岗区多次举办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校企联合平台交流会,将一批校企技术对接活动送进校园。在政府搭台之下,企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的互动如今在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内越发频繁密切。

在一场场专场活动上,一批龙岗区重点企业与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深圳职业信息学院的高校团队,相互交流最新技术成果、分享研究课题。一项项校企联合实验室、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合作协议在多方的见证下签订,双方沟通热烈。

“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企业自身做技术攻关不仅花费成本大,且技术人员的支撑力度也不足,而高校专家和教授的技术积累,足以帮助我们攻克产品研发过程中的基础研究难点,极好地支持了产业进一步迭代升级。”在交流活动上,深圳艾尼尔角膜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晋南深感收获颇丰。

在生物医药领域,一批龙岗企业也找到了自己的“战略合伙人”。在生物医药企业交流产学研用直通车活动中,龙岗区积极为高校、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牵线”,推动区域内生物医药产业“群聊”热火朝天。

例如,“爱心”型盒式助听器由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与龙岗本土企业深圳市婕妤达电子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第一代产品已投入临床使用,目前开展第二代产品研发,增加多种国际领先功能。

“龙岗区致力于搭建各类为高校和企业服务的平台,也给予研发资金、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大型仪器共享等方面的支持,接下来将继续在区内各高校举办校企交流活动,建立企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长效机制。”龙岗区科技创新局主要负责人介绍。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