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从“充电站”到“加速器” “深汕学堂”催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4-08-30 南方日报
23
核心提示:“‘深汕学堂’不仅增长了理论知识,还提升了实际工作能力,收获很大,每堂课我都有参加。”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深汕特

“‘深汕学堂’不仅增长了理论知识,还提升了实际工作能力,收获很大,每堂课我都有参加。”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深汕特别合作区”)发展改革和财政局事务员余辉感慨道。

近日,深汕特别合作区举行“深汕学堂”总结会,回顾开设“深汕学堂”一年来的实践经验,并就如何进一步深化进行部署。

自2023年4月举办以来,深汕特别合作区组织人事局创新推出“深汕学堂”,邀请各领域专家为辖区干部职工带来丰富的课程内容,让大家在工作之余以“夜校”等形式进行深度学习、广泛交流、提升能力。

深汕特别合作区组织人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深汕学堂”,联动多方资源,全面提升党员干部能力素养及业务水平,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为加快建设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核心承载区提供有效智力支撑。

聚焦干部能力提升

打造“党性锻炼、理论武装”的“充电站”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没有最严,只有更严;作风问题与腐败问题,互为表里,不加防范,便会由表及里……

不久前的“深汕学堂”上,党校老师以《学条例、守党纪:做政治健康的守护人》为题,深入浅出介绍了国内外最新形势,以及学条例守党纪的要义,受到学员欢迎。

作为深圳唯一拥有大片农村的区域,全市乡村振兴主阵地,深汕特别合作区运用深圳的城市品质力量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产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之路,高质量规划“五光十色”都市乡村示范带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

“我希望为学员们搭建起一个示范带建设的知识分享和学术交流平台,为‘五带示范、全域推进’开阔思路,为合作区乡村全面振兴添砖加瓦。”“深汕学堂”讲师、深汕特别合作区农业农村海洋渔业局乡村振兴促进中心副主任蔡捷涵认为。

据了解,“深汕学堂”为每月第二周周三和第四周周三晚上举行,致力于打造全区党员干部赋能充电的“精神家园”。深汕各局办将带来丰富的课程,帮助干部职工更新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提升现代化建设能力。

“截至目前,‘深汕学堂’共举办28期,内容主要涉及经济、产业、城市建设、乡村振兴、医疗民生等领域。”深汕特别合作区组织人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从设计、效果、组织三方面给“深汕学堂”每一期课程评分,年底评选出优质课程,鼓励引导干部职工“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探索出一条干部能力作风提升新思路、新举措。

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创新驱动、实践引领”的“加速器”

近年来,深汕特别合作区坚持制造业当家,以重大项目牵引,加快构建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以新型储能、新材料、智能制造装备产业为辅的“一主三辅”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何凝“新”聚力,加快提级跨越发展?

“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可以节能减排,还能促使我们从汽车大国转变到汽车强国、交通强国。”“未来关键技术集中在智能化,网联化,让单车智能和车路协同平衡发展,真正让聪明的车、智慧的路相结合,实现智能出行。”深圳市未来智能网联交通系统产业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孙超教授带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趋势》专题课程,吸引120余名干部职工参加。

“这个平台非常重要!”“深汕学堂”讲师、深汕税务局第一税务所业务骨干甘甜认为,合作区正加速构建“一主三辅”产业体系,许多重大项目将在合作区落地实施,个税优惠政策有利于吸引高层次人才,助力企业“轻装上阵”。

深汕投控集团公司员工陈强几乎每期“深汕学堂”都不落下,“印象最深刻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分析和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这两门课程,让我们拓宽了知识面,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提级发展、跨越发展的信心”。

聚焦基层治理优化

激发“精准高效、为民服务”的“新动能”

近年来,深汕特别合作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特区+老区”基层治理效能的优势,打造与深圳“同城同质同效”的社会治理体系。

今年7月,一场以“暴雨防御”为主题的“深汕学堂”开讲,深圳市应急管理局防灾减灾处副处长邱德鑫结合案例,讲述了灾害应对策略和具体举措,共创平安深汕。

“回顾近一整年的‘深汕学堂’,视角新颖、内容详实,既有高屋建瓴的政策视野,又有贴近一线的微观经验,开拓基层善治新思路。”不少学员纷纷感慨。

深汕特别合作区组织人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深汕学堂”将继续深化基层治理的学习培训,不断创新培训内容和形式,使党员干部更加深刻理解基层治理的精髓,掌握更多实用有效的治理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创新基层治理、加强基层建设“蓄势赋能”,为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产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