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夏军,一名安徽青年,毅然放弃了从医之路,南下深圳,希望在这片口口相传的热土中实现梦想。自此,一段关于坚守与创新的故事徐徐展开。从简陋的铁皮房到自主产业基地,见证了一个企业家的成长与一个企业的崛起。
时代浪潮中,不少人选择了投身新兴产业,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创世纪”)董事长夏军却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的道路——深耕制造业。自1998年踏入这个行业以来,夏军始终坚守着自己的选择,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未曾动摇过,自此开启了属于创世纪的工业母机产业航母炼成之路。
撰文:谢麦诗 靳延明
策划:江强 黄煜斌
统筹:戴双城 叶永茵
受访者供图
从“铁皮房”到自有产业基地
深圳,作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之一,从房地产到金融,从互联网到其他各种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当时,深圳是全国城市中经济发展最好的,是最容易获得成绩的新兴经济领域最旺盛的地方。”夏军回忆道。
在让人眼花缭乱的商业环境中,去选择一件事、坚持一件事的决断力显得尤为宝贵。
夏军深知这一点。故而,尽管制造业之外的经济领域充满了诱惑,他还是选择了坚守自己的初心,坚持在制造业内精耕细作。
2015年,对于创世纪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一年,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劲胜智能”)收购了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通过这次收购,创世纪得以资产证券化上市,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次上市不仅是对创世纪多年来坚持和努力的认可,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持。
时间流转至2023年10月,深圳创世纪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从最初租用铁皮房发展到拥有自主的生产基地,再到此次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的建设,业务也从最初简单的火花机生产,发展成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制造,这些变化,标志着创世纪在高端智能装备制造领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目前,创世纪生产的钻铣加工中心已升级到第8代,全球累计销量突破9万台。优质的产品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一致认可,“高品质+价格优势”的组合也使其在全国市场上获得了单款销量冠军的地位。
夏军的创业故事,也是无数中国制造业企业家的缩影。他们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事业的无限热爱,带领企业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
正如夏军所说:“现在看来,用更长的时间坚持自己的选择这件事是对的,或者说是适合自己的。”创世纪的发展历程,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阵痛”中的蝶变
在企业发展的长河中,每一次转型都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革新,而创世纪的故事,正是这样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蝶变历程。
2015年,上市公司劲胜智能以24亿元的交易对价收购了深圳市创世纪机械有限公司,这一行为标志着上市公司向上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的延伸。然而,2015年至2018年间,由于智能手机市场整体空间见顶,而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公司原先的消费电子精密结构件业务出现连年亏损,拖累了公司业绩。2018年,上市公司被迫考虑剥离亏损业务。
这一决定,开启了创世纪的“阵痛期”。精密结构件业务与创世纪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存在显著的差异,资产、人员和技术的转移,无一不是棘手的问题,这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和决断力。
面对重重困难,创世纪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挑战,包括定向增发股份,出售相关股权以调整股权结构和经营方向。
2020年,经过两年的阵痛期,劲胜智能基本完成了业务整合与剥离,并于同年7月正式更名为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标志着企业全面迈向了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的新征程。
自2021年起,创世纪的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发展迅速,表现卓越——公司不仅在市场占有率上取得了显著提升,更在3C领域机床技术上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市场垄断。
实现“国产替代”的背后,是创世纪对技术创新的不懈努力:近三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超过5亿多元,累计拥有有效专利超700件;目前已在主轴、刀库、转台等零部件的研发上取得积极成果,包括主轴相关专利近20项、转台相关专利5项、刀库相关专利20余项。
产品多样化和定制化服务,也是创世纪赢得市场的关键。
譬如,立式加工系列机床就成为公司的后起之秀,一经推出便迅速占领市场,2021年全年销量突破了1万台,累计销量更是突破了4万台,成为国内同行业的领头羊。除了标准化的机床产品,创世纪更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这种“产品+服务”的模式,大大增强了客户黏性和满意度。
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行业趋势的积极变化,也为创世纪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令夏军印象深刻的两次涨停,一次因工业母机政策受益,另一次则源于国产替代政策的推动。政策的引导作用在舆论场中促进了国产替代的接受度,为创世纪和上下游产业链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抓住新兴市场机遇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浪潮中,创世纪凭借其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和对市场动态的精准把握,充分展现了强劲的竞争力。夏军将新能源汽车产业视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赛道,这一战略定位源自他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新能源车对我们的意义,就如同12年前我们介入消费电子行业时的情形一样重大。”夏军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与当年消费电子行业的蓬勃发展相提并论。他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正经历着从地区性向全国性乃至全球性拓展的关键阶段,这不仅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赛道,更是支撑创世纪未来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
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格局,夏军持有独特的见解。他预测,在未来3到5年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经历巨大的变革,最终只有5个国家和不超过10个品牌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面对如此剧烈的行业变革,创世纪的目标明确:跻身头部供应链行列,成为行业三足鼎立格局中的主力军之一。
为实现这一目标,创世纪正积极布局技术研发与创新,不断推出适应新能源汽车生产需求的高端智能装备。力求通过提供高精度、高效率的数控机床解决方案,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对零部件加工的高标准要求。
同时,公司也在业务拓展上不断深化,目前已与超过300家新能源车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供应链与产业生态建设方面,创世纪正与国家制造业基金等机构寻求合作,共同推动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例如,“机床云”服务平台的开发,这一平台将实现设备的互联可视化、企业管理的数字化,以及智能决策的柔性化,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夏军对东莞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认为,东莞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带动整个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创世纪将紧跟这一趋势,通过技术创新、产业集聚、创新驱动等举措,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访谈
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军
打造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基地
问:近年来,数字化转型成为制造业内关注的焦点。在创世纪,数字化转型有何进展,您对此有何规划?
夏军:对于数字化转型,我们创世纪的态度是坚定不移的,一直在积极推进。
工业数字化的核心载体正是我们设备的数字化应用。为此,创世纪特别成立了数字化事业部,不仅在战略布局上抢占先机,更在应用层面持续深耕。
坦白说,如果设备无法实现数字化,那么所谓的数字化工厂、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业园都将成为空谈。因此,我们在这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先行实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新的产业园建设上,我们已经超越了单机操作的阶段,整个车间乃至产业园都按照智慧产业园的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这在国际上被称为“灯塔工厂”。无论是行政管理、产品实际还是应用软件,我们都致力于实现全面的数字化和远程化。
目前,我们正在构建更大规模的网络系统,将各项信息上网并串联起来,开发更多的软件工具,以实现更高效的数字化管理。同时,我们也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单机设备和连线设备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实现转型升级。
■一线
聚焦主业 目标全球
在同事和他本人的回忆中,夏军是鲜少接受采访的。“躲”,是他面对外界聚焦的一贯选择。
这次受访,夏军以“社恐”的自我定位作为开场,引出了他对这个行业的独到见解。
“制造业是个闷行业,”他坦言道:“不适应闷,就不能沉下心来做。”在他看来,自己所处的是一个“To B”(面向企业)的行业,与面向广大消费者的“To C”(面向个人)行业不同,如果把“对外”做擅长了,“对内”就无法适应这个枯燥的行业。
有趣的是,夏军又将制造业比作“恋人”,这种比喻在当代企业家中颇为罕见,让人不禁好奇,这位枯燥的“恋人”身上究竟有何魅力,让他如此执着?
“这个行业让我找到了轨迹。”夏军这样解释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价值,在制造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实现。这种深度的认同和归属感,让他在行业中坚守并不断前行。
从娓娓道来的讲述中,这位装备制造业资深从业者在精神和价值层面的高度自洽可见一斑;也恰是这种执着和专注,让他在这片制造业热土上,践行着非凡的远见。
放眼未来,夏军对创世纪有着明确的目标。
首先是聚焦主业,把蛋糕做大,即追求“有质量的数量增加”,而非简单的规模扩张;其次,创世纪将把握中国工业迭代的窗口期,在新能源汽车、商用飞机等新兴制造领域扩大布局。同时,夏军也把目光投向海外,寻求增量,以实现企业的全球化战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