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中国生物技术创新大会上发布了2024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及分析报告,广州高新区在国家生物医药园区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五,合作竞争力位列第二,产业竞争力、人才竞争力位列第三。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竞争力评价由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起,是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水平的权威评价之一,每年举行一次。此次评价调研全国206个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产业现状、研发投入及技术产出、人才、企业、产品、环境、合作等方面共39项主题的2237项数据指标。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环境竞争力、产业竞争力、技术竞争力、人才竞争力、合作竞争力等指标体系。广州高新区4项一级指标位列全国前五。
●南方日报记者 刘珊
通讯员 郑嘉俊
重大创新成果遍地开花
生物医药一直是广州高新区、黄埔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广州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该区生物医药产业始终引领区域发展,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其中,企业主体数增长了3.8倍,从2017年1000家增长到48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增长了2.5倍,从2017年40家增长到140家;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营收规模增长了2.5倍,从2017年650亿元增长到2300亿元。
该区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前沿,重点引进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443家,上市企业20家;研发机构数量达到375家,其中国家级14家、省级214家,成为支撑该区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广州实验室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突破型、引领型综合性研究基地和原始创新策源地,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纳入国家“十四五”专项规划。
经过多年培育,广州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形成大分子生物药、小分子化学药、诊断试剂、医学检验等细分优势领域,总体呈现出规模壮大、创新升级、人才集聚、空间优化四大特点。
康方药业上市全球首个基于PD-1的双抗新药,众生睿创获批全球首款无需联用利托那韦的拟肽类3CL靶向新冠治疗药物,百奥泰枸橼酸倍维巴肽注射液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提供了新的抗栓治疗选择……近年来,该区取得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创新成果。每年新增新药临床批件近百张,占全市90%以上,连续3年全省第一;累计获批创新药8个,占全省47%,数量排名第一。
目前,广州高新区在生物医药领域形成了全域布局、全链条发展的良好态势。重点打造“科技研发在生物岛、成果转化在科学城、生产制造在知识城”的产业链区域分布,形成了“两城一岛”发展格局。
其中,广州国际生物岛扩容升级做强广州生物医药核心引擎,打造成为生物医药科技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发展核心高地。广州科学城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前沿科技创新产业园,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智造中心”。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医疗器械和中医药装备智造园、国际生物医药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型疫苗生产基地、黄埔生命科技港等生物医药专业园区,建设符合生物医药中试、生产的高标准工业厂房176万平方米;北部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园区规划面积7.98平方公里,引进百济神州、诺诚健华、绿叶生物、恒瑞医药、康方生物等40多个顶尖生物医药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预计达产产值超1100亿元,建设亚洲一流的生物制药基地。
人才是创新的源泉。目前,广州高新区、黄埔区成建制引进钟南山、徐涛、王晓东等院士团队,在创新药物、体外诊断、植入性医疗器械、高端制剂等技术方向,持续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形成战略科学家、优秀临床医生、卓越企业家三位一体的生物医药“人才天团”,造就了生物医药“产业看黄埔、创新在黄埔、人才到黄埔”的强大势能。
优化政策体系和产业生态
近年来,广州高新区、黄埔区持续优化生物医药扶持政策体系,先后出台4个专项政策,今年进行了系统优化和迭代升级,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以下简称“‘生物医药2.0’政策”),集成以往生物医药专项政策,进行优化调整,在全程支持创新研发、全面构建创新生态、全力推进创新应用、全心营造特质环境等方面,形成生物医药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扶持。
“生物医药2.0”政策鼓励新药临床试验,对完成Ⅰ、Ⅱ、Ⅲ期临床试验的创新药或改良型新药,给予一定支持,加速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研发高地。同时,大力引进培育龙头型合同研发服务机构(CRO)和合同研发生产服务机构(CDMO/CMO),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药械研发、生产、注册等全链条服务,加速生物医药创新成果转化落地;鼓励医疗机构在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公布后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应配尽配”,加快创新产品在医院使用;推进“生物医药省区协同监管新模式”,推动创新药、创新医疗器械等重点研制产品项目列入省药监局“三重”创新服务名单,加快产品上市进程。
近年来,广州高新区、黄埔区积极探索生物医药服务新模式,与广东省药监局推进“省区共建2.0”,加快审评工作站在黄埔设立,开展加速产品上市、政策先行先试等五大板块13项“优监管、优服务”举措,承接部分省级权限,为药品、医疗器械企业开通绿色通道。例如:该区积极对接广州百济神州重点产品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新增生产线的需求,协调纳入省药检所绿色通道并顺利完成检验任务,比法定时限提速超过30%。
金融政策方面,该区建设中国风投科学城大厦(总部港)、中国风投知识城大厦等风投机构载体,集聚各类风投机构865家,资金管理总规模2484亿元,其中投向生物医药领域机构115家,资金管理规模216亿元。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区级科技创新创业投资母基金,通过“母基金+直投”的方式,重点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种子期、初创期科技企业,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