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跻身GaWC《2024世界城市名册》第22名 广州升舱

   2024-11-05 南方日报
32
核心提示:第22名,这是广州在《2024世界城市名册》上的最新排位。日前,世界知名评级机构GaWC发布《世界城市名册2024》,为全球城市评级。

第22名,这是广州在《2024世界城市名册》上的最新排位。

日前,世界知名评级机构GaWC发布《世界城市名册2024》,为全球城市评级。广州在本次榜单中排名大幅上升,跻身全球第22名,更从Alpha-级上升到Alpha级,稳居世界一线城市。

根据在全球网络中的位置和能级,GaWC将世界城市分为Alpha(一线)、Beta(二线)、Gamma(三线)、Sufficiency(自给型)四大层级。

这一榜单迄今已有20多年历史,每隔两年左右发布一次,已发布10多次,经受住时间考验,可作为城市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参考指标。在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持续下,广州能够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位势能级实现跃升,实属不易。

GaWC曾透露过这份榜单的评价准则:“重点不在于城市本身的规模或者本身的经济,而在于勾勒和理解其经济,是如何跟全球经济联系起来的。”也就是说,一座城市在全球化经济中的融入度,才是城市排名的关键。

今年,是“大干十二年,再造新广州”的开局之年。当前,广州正奋力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希望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发挥更广泛、更全面的引领作用。在排名升级背后,是广州的经济韧性和经济活力,不断推动广州飞得更快、“跳”得更高。

南方日报记者 刘珊 吴雨伦

一跃升“级”,史上最高

在这份备受全球瞩目的榜单中,广州升舱Alpha级,位居第22名,不仅是广州历史上的最高排位,亦是其作为“第三城”综合实力的输出。

从纵向对比,今年是广州跻身世界城市的最高位。

自2008年起,广州在GaWC的世界城市体系排名中进入稳定快速的提升阶段:2008年是Beta-级(第73名),2010年成为Beta级(第67名),2012年则被评为Beta+级(第50名)。2016年,广州首次进入世界一线城市的Alpha-级(第40名),2018年进一步跃升为Alpha级(第27名),2020年为Alpha-级(第34名),2022年同样为Alpha-级(第34名),直至2024年,排名大幅提高,也回升至Alpha级(第22名)。

这一过程中经历了多次重要的跃升。特别是近年来,广州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位势能级持续提升,彰显了其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强劲势头。

GaWC的评价准则强调城市与全球经济的联系程度,而非单纯的经济规模或总量。在这一准则下,广州的排名提升显得尤为显著。

广州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其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吸引了大量跨国公司总部和国际组织分支机构落户。此外,广州还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区域合作,推动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和互动。

从横向对标,广州显示了超强的城市竞争力。

2024年的榜单中,全球300多座城市入围,中国共有40多座城市跻身其中,全球最顶尖的Alpha++级城市仍为纽约、伦敦。最新排名中,中国跻身一线城市序列的有香港、北京、上海、广州、台北、深圳六个。

从世界范围来看,广州与首尔、米兰、多伦多等国际知名大都市同列Alpha级,这标志着广州已经成功跻身全球一线城市的行列。

与这些城市相比,广州在经济发展、国际贸易、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均展现出了强大的综合实力。特别是在全球化经济中的融入度方面,广州的表现尤为突出,这为其在全球城市排名中的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暨南大学教授、华南城市研究会创会会长胡刚长期关注城市的排位赛,该榜单一经公布,他便指出,总体上看,这个榜单中不少中国城市的排名都在提升,这反映了中国城市经济总量、人口数量、城市面貌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获得国际研究者的肯定。

胡刚认为,与国内一些城市竞争力的排名不同,GaWC这类国际研究机构在对全球城市排名中更注重综合性,而且考察一座城市的时间跨度更长。

记者了解到,GaWC对城市进行排名的考量因素包括:是否具有国际性并为人熟知;是否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且具影响力;是否拥有相当大的人口;是否拥有重要的国际机场;是否拥有国际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公司总部和股票交易所,并对世界经济起关键作用;是否拥有蜚声国际的文化机构,如博物馆和大学;是否拥有大型且繁忙的港口等。

顶流之城,链接全球

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复杂的国际局势之下,广州能够在世界城市体系中位势能级,实现跳跃式的进阶,并非易事。其背后,呈现出十足的韧性,亦展现出强劲的活力。

就在不到两个月前,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峰会在广州开幕。广州与世界500强企业“相向而行”,近400位来自《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头部公司的管理者、专家学者齐聚广州。

10月19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员近5万人次,创下历史纪录。广交会上客商如流,他们都透过广州看到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要聚焦全球目光,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变化与创新,广州是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财富》母公司时代集团国际执行编辑钱科雷曾这样盛赞广州。

作为千年商都,广州是我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也是中国唯一从不中断的开放门户。正是这样的开放,广州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落户和选址,广州也因此越来越包容,不负“一座开放创新的活力之城”美名。

如今,广州贸易通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有4万多家外资企业在穗投资发展,近年来广州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实现8年增长93倍,进口规模保持9年全国第一,已构建链接全球的商贸投资网络。

广州对外商投资的“磁吸力”越来越大。据统计,1—9月,新登记外商投资企业6500户,同比增长35.4%,增速在各类型经营主体中排第一,投资主要来自日本、美国、韩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地,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看好广州、投资广州。

卡夫亨氏亚洲区总裁福瑞德(Fred Freire)曾表示,卡夫亨氏非常认可广州这座城市的谦逊、务实和开放,未来将坚定选择广州,为再造一个新广州作出自己的贡献。

据介绍,过去三年,卡夫亨氏在固定资产方面共计投入6.7亿元人民币,用于提升在华几家工厂的运营效率、扩大生产规模。未来将继续投入,以持续提升效率、节能减排,进一步强化工厂生产及商业运作的智能化水平,用数字赋能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快绿色转型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外资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1—9月新登记私营企业31.2万户,同比增长18.3%,占新登记经营主体总量的67.3%。

这些企业,也承载着广州的期待,不断扬帆出海。

9月28日,希音湾区供应链一期项目在增城开工建设,这是全国最大跨境电商供应链总部。目前已有超20个省份的逾300城产业带通过希音平台出海开拓国际市场,覆盖服装等20多个品类;

美国东部时间10月25日,广州跑出全球自动驾驶第一股。文远知行WeRide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上市,首日收盘市值达320亿人民币,该企业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美国四地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

近年来,日韩的爆款游戏中,无论是《云上城之歌》《破坏者起源》还是《Demon Hunter》,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特点——来自广州……

作为“顶流之城”,广州将继续擦亮“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时尚之都”“国际美食之都”“国际演艺中心”“国际会展中心”等城市名片,持续为城市“引流”,连通全球,融入全球。

综合门户,世界城市

在全球城市竞技场上,不以“GDP”论英雄,是GaWC世界城市排名的含金量所在。

GaWC世界城市并非简单基于GDP总量或工业规模而来,而是从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人口、国际化联络、国际化交通、吸引外来投资等各个层面考量,从而全面评估城市在全球网络中的地位。

纽约、伦敦、东京等中心型世界城市,正是凭借强大的全球综合引领力,稳稳地站在了全球网络的“塔尖”。

GaWC的研究人员通过调研全球175家高阶生产服务公司,评估这些公司对各考察城市的重要性,以此衡量城市在全球高端生产服务网络中的地位。这种评价方式,使得跨国公司总部数量、国际知名度、国际交通枢纽优势以及国际交往地位成为榜单青睐的关键因素。

也就是说,GaWC关注的是全球连通性及全球化经济的融入度。这与最新批复的《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一致,广州被定位为“综合性门户”,就是基于其作为国际交往中心、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而来。

广州作为中国的南大门,南下出海、北上内陆,拥有连通世界、辐射全国的综合运输体系;广州拥有60多个国家总领事馆,外事机构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是国家主场外交城市之一;广州更是国家对外文化交流门户与岭南文化中心地,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之一。

广州有了崭新的目标愿景:建设具有经典魅力和时代活力的中心型世界城市,代表了广州积极建设一流全球城市、参与国际顶流竞合的决心。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表示,建设世界城市不能用单一的经济体量来衡量,广州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城市,需要多元化发展,创造新时代的发展活力。

作为一座服务流域的中心城市、一座面向海洋的开放城市,瞄准世界一线城市定位,广州需要在创新引领力、枢纽辐射力、文化感召力、贸易影响力、生产服务力、现代化治理能力等方面位居全球前列,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发挥更广泛、更全面的引领作用。

在新的格局中,广州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务实的行动,向着中心型世界城市的目标加速迈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