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国南沙向全球招商引智 多项成果落地 总投资超1200亿元

   2024-10-21 南方日报
23
核心提示: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聚焦湾区之心——中国南沙。10月18日,2024年南沙全球招商引智大会在南沙国际金融论

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聚焦粤港澳大湾区、聚焦湾区之心——中国南沙。

10月18日,2024年南沙全球招商引智大会在南沙国际金融论坛会议中心举行,以城市最高礼遇诚邀天下客商、天下英才,齐聚湾区之心,共赢发展机遇,共展图南之志。

大会吸引来自全球的院士专家、商界精英、业界翘楚超1000人,参会的机构包括世界500强企业35家、外资企业42家、外国商协会16家、港澳商协会15家。总投资额超1200亿元的100余个项目等多项招商引智成果在大会上成功落地南沙。

看投资

龙头企业前沿科技齐登场,

预计产值达2500亿元

发展产业,是南沙开发全面展开的核心。

本次大会吸引超2000人踊跃报名参会,受场地限制,约1300人到场参会,凸显南沙作为湾区之心在广大企业家科学家创业家投资家眼中的产业发展热度。

目前,南沙已初步形成“2+5+2”先进制造业体系,其中汽车产业产值近2000亿元,装备制造业产值超600亿元,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储能、商业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6.8%,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初步成形,落地4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集聚5家独角兽企业、18家未来独角兽企业,加快布局可燃冰、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争取开辟更多新产业赛道。南沙产业要素齐备、链条完整、生态优良,正加快成为广州“创新发展核”。

在这次大会上,南沙迎来产业投资丰收季,共有116个项目在会上完成签约,总投资额超1200亿元,预计营收产值达2500亿元。

其中,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与华为签约,双方将携手共建华为人工智能生态基地,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此外,南沙还与广东省能源集团、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强强联手,深化在综合能源、节能降碳等领域的合作,共同组建大湾区固态电池产业联盟,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项目落户。

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已落地南沙3年,作为芯片产业领域的重点企业,在近期完成了约十亿元A轮融资。大会上,芯粤能与8家投资方代表签约,开启合作新篇章。

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三部委联合发布《南沙意见》,支持放宽医药和医疗器械市场准入限制。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南沙在大会上与一批前沿企业签约,共同开展细胞与基因治疗项目合作,为区域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增添强劲引擎。

同样是在生物医药领域,南沙区还与恒健资产、晶泰科技达成合作,未来将共同推进晶泰科技智能医药及材料研发创新联合体项目。

18日上午,南沙还组织多名企业家走访考察南沙,感受湾区之心投资引才新优势。“下午来参加大会的,就有我们上午刚确定落户地块的客户。”最近一段时间,广州南沙密集开展招商引资对接活动,珠江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企业电话咨询落户、预约走访增加,街道还上线了南沙镇街首条“400”招商热线,“两个字:火爆”。

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表示,这是一次南沙和企业家、科学家的双向奔赴,也是科技和产业的双向奔赴,体现了南沙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信心决心。当前,重大战略看南沙、发展机遇在南沙、创新创业到南沙,已经成为社会各界的新共识。

看空间

国企物业平均降租15%,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发布招商产业地图

南沙面积803平方公里,比新加坡还要大10%,开发强度仅25%,有近100平方公里的留白空间。目前,庆盛枢纽、南沙枢纽、南沙湾三大先行启动区建设成形起势,南沙中心城区建好了260万平方米总部办公楼载体、虚位以待。

纵览大湾区乃至全国,南沙具有绝佳的空间优势。会上透露,接下来南沙还将推出一大批产业用地资源,3个月内可供应用地9000亩,6个月内可供应用地1.5万亩。同时,南沙将依托万顷沙南部等重点片区打造大湾区产业发展融合示范区,积极与深圳、香港等大湾区城市联动,吸引更多企业带资、带项目奔赴南沙。

为让广大企业及人才更好了解南沙的投资发展选择,南沙在这次大会上从需求端出发,瞄准“产业园区+产业片区”双重发力,首次发布招商产业地图,并集中发布20个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其中15个是先进制造类,推动产业成链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受到到场海内外客商及人才的广泛关注及认可。

目前,南沙已形成“1+3+6+9”的产业园优化布局。“1”即中心城区,包括蕉门河中心区、明珠湾起步区两个产业区;“3”即《南沙方案》3个先行启动区,包括庆盛枢纽区块、南沙湾区块和南沙枢纽区块;“6”是近期重点开发建设的产业区,包括黄阁国际汽车产业园、大岗穗港智造基地、南沙区综合保税区、南沙合作产业园等;“9”是指已开发成熟或中远期重点开发的产业区,包括小虎岛化工区、生物谷、珠江创新谷、万顷沙海洋科技产业园、数字谷等。

会上透露,南沙区现有的国企商务办公产业园、保税仓等载体物业43个,已将整体租金水平降低了超过15%,租金降幅力度超前,同时租赁的期限最高延长至12年,真金白银为广大企业及人才前来投资兴业和扎根发展减负担、优服务。

作为南沙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各镇街成为本次大会项目招引的主力军。在活动现场,南沙专门设置镇街展示区,展示十个镇街发展特色和载体空间、产业基础等招商资源,众多代表当地产业发展特色的产品和成果,获得众多客商青睐,各展位始终人头攒动。

看人才

集中聘任科技顾问及产业顾问,

让人才有盼头、有奔头、有甜头

南沙是广东省唯一“国际化人才特区”。上个月,南沙启动“图南筑梦”行动计划,对本硕博毕业生和创新创业项目分别给与最高12万元和100万元资助,并已储备超6000套政府性人才房,正在成为青年人才的梦想启航地。在外籍人才出入境和停居留便利化领域,目前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南沙享受15天免签、外国人过境享受144小时免签。

在这次大会上,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院士联合会会长郭仁忠在内的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高校校长等专家学者,受邀担任南沙科学城科技发展咨询顾问。广东省制造业协会执行会长龙国文等17人获聘为南沙产业发展顾问。他们将以深厚的专业知识底蕴和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助力南沙以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升级。

“现代城市化发展的实践经验表明,具备一定条件的区域后发是极为重要的优势,因为后发可以更好地集中资源精准发力,布局未来,形成加速度。我个人非常看好南沙,相信南沙代表着湾区发展的未来。”郭仁忠院士非常看好南沙的发展。在他看来,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发展条件相当优越,深中通道的开通使南沙在大湾区珠江两岸左右逢源,区位优势得到了进一步凸显,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当前,南沙的人才政策正加快与国际接轨,目标就是让各类人才留得下、留得住、留得久,做实国际人才港。刘炜表示,“说一千道一万,我们就是想方设法,让所有的企业项目及人才团队在南沙都能找到门当户对、对号入座的发展空间,在南沙有盼头、有奔头、有甜头”。

看开放

开放协作再结硕果,发展朋友圈再扩容

开放是最大的改革。高举开放发展大旗的南沙,在此次大会上取得多项指向开放协作的发展成果,多个区域共建以及校地共建合作在会上完成签约。

南沙开发区管委会与松山湖高新区管委会达成合作,将共同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对标世界一流科学中心,南沙将与松山湖推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推动优质创新资源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形成协作有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区域合作之外,校地合作也在会上深化。为促进高校科研成果与地方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南沙携手广东工业大学,搭建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未来,研究院将聚焦高性能低成本钛合金制备、生物医用材料、锂液复合电池新型储能技术等方向继续推动成果转移转化。

交通银行广东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德邦资管、人保财险深圳分公司等18家共建机构在会上与南沙开发区管委会签署《全球数源中心共建协议书》。全球数源中心是南沙全国首创的数据基础设施,签约之后,各方将通过资源共享、互利合作,共同促进数据要素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应用。

此外,南沙还在会上与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商协会携手,共同开启大湾区产业发展融合示范区建设。签约的商协会包括香港中华总商会、澳门工商联会等境内外商协会,让这场大会“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成色更足。

“希望各位企业家和产业顾问,各位院士专家和科学顾问,与南沙携手共进,一起点燃南沙这个大湾区新一轮发展的起爆点,一起面向未来、赢得未来!”刘炜表示。

数读

九个关键词读懂2024年

南沙全球招商引智大会

①1200亿+

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超1200亿元,营收产值达2500亿元

②116

现场签约116个项目,覆盖人工智能、新能源科技、半导体等“2+5+2”现代化产业体系领域

③1+1>2

两大科学城“牵手”,南沙区与松山湖高新区达成战略合作签约

④11+17

聘任11位科技顾问,两院院士、高校校长云集;聘任17位产业顾问,民营企业、外资企业、行业商协会大咖携手既帮招商又帮引智

⑤18+31

18家合作机构与南沙共建全球数源中心;31家商协会与南沙签约合作共建大湾区产业发展融合示范区

⑥1+20

发布首张产业招商地图,推出20个重点产业园区及载体优惠清单、导航地图,为海内外客商提供最新投资指南

⑦1+2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振兴!南沙与广东省能源集团、卫蓝新能源共建大湾区固态电池产业联盟;携手恒健资产与晶泰科技,开启晶泰科技智能医药及材料研发创新联合体项目

⑧∞

潮起湾区,机遇无限。华为(南沙)人工智能生态基地、现代产业创新研究院、大湾区固态电池产业联盟、晶泰科技智能医药及材料研发创新联合体等相继签约落户南沙

⑨10

主力军挺进经济主战场,南沙镇街全面出击,10个镇街现场签约10个代表性项目

声音

与南沙共创未来,这些企业家信心来自这里

2024年南沙全球招商引智大会现场邀请了不少与南沙有着深厚渊源的企业家、行业代表以及科研工作者进行分享,讲述他们与南沙双向奔赴的故事以及与南沙共创未来的展望。

此次获聘为产业顾问的木棉花资本有限公司主席梁少康表示,通过基金投资和政策的叠加效应、人才引进与培养、创新生态圈的构建、产业升级以及国际化视野的拓展,南沙将加速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经济生态系统,提升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南沙‘人才港’借助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落户,将加速南沙与香港高端科技人才交互,我在科技AI、生物医药方面有所期待。”

同时,深中通道南沙线即将开通,也给梁少康带来了另一期待。“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南沙不仅能快速与深圳、中山等周边城市联通,还能通过交椅洲人工岛大桥直接接驳香港国际机场的第三跑道,缩短国际客商往来的时间。这一连接使得南沙与国际市场的距离大幅缩短,预计通勤时间将缩短至两小时内,极大提升通勤效率。这种便利将吸引更多国际投资者和游客,推动南沙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梁少康说道。

“近几年,包括广东芯粤能、芯聚能、联晶智能等在内的一系列半导体集成电路项目落户南沙,逐步在南沙建立起涵盖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设计、芯片制造和封装测试的全产业链集聚生态。”广东芯粤能半导体有限公司董事长肖国伟介绍道。

肖国伟表示,南沙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产业发展生态,南沙的功能定位高度契合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需求。“通过在南沙投资、建设、发展的这些项目,可以看到南沙的功能定位高度契合半导体集成电路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需求。”

“南沙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来了就不想走。”路易达孚集团北亚区首席执行官陈嘉渊介绍说,南沙富凌产业园项目是路易达孚集团在中国经营50余年来投资的最大绿地项目之一,项目从2022年3月30日开工,到完成验收投产仅仅花了不到18个月的时间。对比国内同期建设的其他类似项目,南沙富凌产业园项目的工期足足节省了6个月,“对于这个投资数以十亿计的项目而言,时间真的就是金钱。”

“南沙速度的背后是南沙政府的高效和务实,项目建设审批的高效、基层工作人员的敬业务实、精准施策的鼓励措施与全周期的服务都让我们印象深刻。”陈嘉渊表示。

香港中华总商会副会长、金利来集团总裁曾智明认为,从现阶段看,南沙“最值钱”的地方在于聚集了众多高科技资源,能够为科研人才开展研发工作、为大湾区高校学生等青年人才创业就业提供沃土。

曾智明表示,南沙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显著成就。其区域面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可以布局众多不同产业。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拥有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同时“香港”元素浓厚,这使得南沙在吸引香港青年创业就业、科技企业落地发展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认为,南沙与香港可发挥各自优势,实现“1+1大于2”的效果。

随着南沙即将接入深中通道,南沙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和合作将更加紧密。作为南沙区产业发展顾问,他表示:“接下来,我将带领更多香港工商界青年朋友深入了解南沙当地情况,增进两地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现场

南沙和华为强强联手,共建人工智能生态基地

在2024年南沙全球招商引智大会上,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华为(南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合作协议。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向深度合作新阶段,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双方将围绕南沙区域产业数字化创新转型升级,通过建设“1+N+X”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在数字化平台底座、技术赋能、商业赋能、人才培养、应用生态构建等五个方面开展深入合作。

此次合作是双方基于共同的发展理念和长远的战略规划,旨在通过华为技术能力和生态构建能力,结合南沙区位优势,共同打造一个集研发、孵化、人才培养、活跃生态于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近年来,南沙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持续壮大,集聚了L4级自动驾驶领域超级独角兽小马智行以及云从科技、联想懂的通信等代表企业。截至今年5月,累计引进、培育人工智能企业500多家,其中独角兽企业1家,未来独角兽企业8家,累计估值超750亿元人民币。

目前,南沙已成为国内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重要集聚区与应用示范区,正以推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为主线,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物流等领域打造一批应用示范标杆项目:全国首个城市AI图书馆、自动驾驶重卡车队、全国首个元宇宙服务大厅、交通大脑示范项目、全自动化码头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