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广州10月17日电 (记者叶青 龙跃梅)17日,广东省科技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颁发了2023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共有218个项目(人)获奖。
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岩石学家徐义刚获得突出贡献奖。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牵头完成的“国产E级高性能人工智能算力平台”项目获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地学是一门小众、冷门的学科,但广东对基础研究十分重视。”徐义刚说,他在广东工作多年,正因为有广东大力营造的创新氛围,他才能够专注于基础科学研究,在克拉通破坏等前沿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才有机会在深地、深海、深空领域进行探索,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解锁地学科技新深度。
近年来,广东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持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屡获突破。获奖项目中,技术发明奖占比达5%。这标志着广东一批面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的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突破,广东的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由广东工业大学陈新教授牵头完成的“电子器件高密度封装的微细阵列制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得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历经近20年的基础研究与产学研技术攻关,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形成极具国际竞争力的微细阵列制造方案,相关技术为千余家企业提供了服务。
广东着眼优势特色产业及未来发展关键领域,着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始创新成果重大突破。本次获奖的项目(人)中,自然科学奖有31项,占比达到14.2%,奖励数量再创新高。
科技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广东坚持把创新落在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本次获奖的项目(人)中,由企业牵头或参与的项目总数达143项,占全部获奖项目的65.6%,企业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
近年来,广东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取得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5年居全球创新指数第二位。
下一步,广东将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