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是开学季,今年,深圳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新设立的高水平院校首次招生,在广东上大学有了更多选择。目前,全省普通高校数量增至165所,总量排全国第三。
再过几天,广东科创领域一项重磅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即将施行。条例提出多项首创性的制度措施,为创新驱动战略“加码”。
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步履铿锵,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并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和规模最大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广东坚持一体推进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建设,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全国“七连冠”,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持续锻造出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9月3日,广东实验中学湛江学校初中校区正式启用,为当地提供约2000个优质学位。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的持续供给,进一步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办学差距。
近年来,广东“一盘棋”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3年,广东下达高质量发展奖补资金逾13.12亿元,支持29个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示范区试点工作。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创建65个以上城乡教育共同体,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超6万个,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超30万个。
职业教育也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今年9月,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升本”,顺利迎来首批本科新生。
升级的背后,是广东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广东职业教育在诸多领域走在前列。其中,深圳市域产教联合体、佛山市“两高四新”产教联合体入选国家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267种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高校则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为着力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广东深入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科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越来越深度融合。
今年,佛山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新专业正式招生。“佛山是国内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氢能、太阳能等产业的重要基地,对储能人才有很大需求。”谈起新设这些专业的初衷,该校材料科学与氢能学院副院长邓前军说。
为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创新型人才队伍,广东还实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扩容提质工程、启动关键软件人才培养攻关工程,谋划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人才支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未来广东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和人才支持。
锻造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9月10日,华为召开新品发布会,发布了首款三折叠屏幕手机。这是继去年推出Mate 60 Pro后,华为再度吸引全球目光。
“别人想到但做不到的,我们做到了。”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的自信发言,背后是坚持自主创新带来的底气。
与华为一样,腾讯、比亚迪、美的等总部位于广东的科技领军企业,近年来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目前,广东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7.6万家,连续8年位居全国第一,还拥有几乎同样规模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力迸发。
推动产业和科技互促双强,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链谋篇布局,是广东的解题之道。
以基础研究为例,目前,广东已初步建立起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省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为支撑,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及国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等组成的高水平多层次实验室体系。
其中,省实验室的设立系全国首创,自2017年启动建设以来,经过多年积累,省实验室已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与所在地的特色产业紧密合作,省实验室在助力当地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年初,由省实验室生物岛实验室领衔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台国产商业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H—F120“太行”在广州发布,标志着我国已掌握透射电镜用的电子枪等核心技术;在佛山,季华实验室组织实施“璀璨行动”,实现了我国首次自主装备300ppi的高分辨率打印,如今实验室已与当地百余家企业开展合作。
随着全过程创新链不断完善,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已连续7年领跑全国,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支撑引领能力不断增强。
打造庞大的人才蓄水池
不久前,第六届“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广东5位青年科技人才获奖。他们当中,有的来自高校,钻研数学、量子力学;有的来自科研机构,投身生命科学;还有的来自医院,矢志攻坚肿瘤新疗法。
创新发展需夯实人才根基。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广东通过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全链条体制机制,打造了庞大的人才“蓄水池”。
在广州黄埔,材料学家韩恩厚领衔的团队聚焦腐蚀防护技术开展研究。2020年,被大湾区的产业环境、人才政策所吸引,韩恩厚来到广州开启了“二次创业”。2023年,他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同样被大湾区吸引而来的还有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旭。2021年6月,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在横琴揭牌成立,张旭出任院长。高端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得到彰显,目前,这所从零起步的研究院已会聚各类人才300余人。
高质量发展的列车在大湾区加速奔驰,各类人才“近者悦、远者来”。
“深圳确实是一个创新人才聚集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像我这样做学问的人,也有不少创业、做产业的创新人才。”南方科技大学前沿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国际著名分子遗传学家、植物生物学家朱健康在2023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说。在他之前,著名结构生物学家颜宁归国,同样选择了深圳。
视人才为珍宝。今年的“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首次设立人才专题分组讨论,进一步释放广东惜才爱才、求贤若渴的强烈信号。厚培人才成长的沃土,人才大潮涌珠江的壮阔景象正在加快形成。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广东将紧扣教育、科技、人才三大领域一体改革,加快建设教育强省、科技创新强省、人才强省,让一切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加快形成面向未来的创新型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数读
●截至2024年7月,广东省共有29所高校23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11所高校31个学科进入前0.1%,入围学科数分别跃居全国第3、4,近五年增幅均位居全国第一
●2023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居全国首位,全省研发经费投入为46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为7.6万家
●全职在粤工作院士193人,2023年新增13人;
截至去年底,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97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94万人;
研发人员队伍135万人,居全国首位
案例
广东科学家发现全新高温超导体
今年年初,由两院院士评选的“2023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中山大学王猛教授团队的成果“液氮温区镍氧化物超导体首次发现”入选。
这项研究于2023年7月在线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自然》上,是人类首次在实验上发现一种镍氧化物在压力下实现液氮温区超导电性,也是目前发现的第二种液氮温区非常规超导材料,实现了国际物理学界近40年来的新突破。
超导材料具有绝对的零电阻和完全的抗磁性两大神奇特性。因此,包括信息技术、生物医学、科学仪器、电力、交通运输等在内,超导几乎在所有涉及电和磁的领域都有用武之地。
温度是限制超导材料应用的一大门槛。“由于超导材料的超导电性都在较低的温度发生,其大规模应用严重受限。”王猛说,全球科学家都在努力寻找能在更高温度下实现超导的材料。
王猛团队的这一重要发现,有助于破解高温超导机理和设计高温超导新材料。《自然》杂志审稿人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它“具有突出重要性”“是开创性发现”。在国内学界,这一成果也引发了广泛关注,认为这是我国基础研究的标志性进展,将加速高温超导机理之谜的破解进程。
8年前,王猛结束海外深造,回国加入中山大学。之所以选择广东,是因为他了解到当时国家正在东莞建设中国第一个散裂中子源,而且进展顺利,多选题瞬间变成了单选题——去中山大学,做中子散射研究。
在王猛看来,此次能取得重大突破,不仅得益于广东对高等教育、基础研究的高度重视和“国之重器”的硬核支撑,更离不开国内科研团队之间的合作。这项研究中,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同步辐射装置等高校和院所均有参与。“科研要聚八方之智,在这方面,我国明显有着科研联合攻关的制度优势。”他说。
如今,国内的超导研究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将材料、率先获取的一手实验数据掌握在手中,未来我们还有可能率先获得更多新的科学发现。”王猛满怀信心。
亲历
广东省科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陈为民:
汇聚高层次人才解决“真问题”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有幸见证了新中国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尤其是进入新时代,我国创新人才辈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壮大,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持续突破,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势能不断增强。
科技创新,人才是关键,广东省科学院的发展实践就是生动例证。
2015年,广东省委、省政府组建了新的广东省科学院,目标是打造广东高层次人才集聚高地、产学研合作与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组织载体、创新驱动发展的枢纽型高端平台。
从这个角度看,省科学院是“搞科研”的,但又不仅仅限于“搞科研”,也被注入了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基因,以科技助力广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破题的关键,一方面在于会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省科学院通过引育结合,建立起一支院士领衔的“杰出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骨干科研人才+青年科技人才+技术经纪人”梯度式4000余人规模的创新人才队伍。
另一方面则在于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产业创新需求引导研发,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我们引导科研人员从产业发展需求中发现科学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原创性研究,解决“真问题”。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我们打造了一个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技术经理(经纪)人负责运营的技术育成孵化模式,通过建立“利益捆绑、利益共享”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将技术发明者、技术经理人、工程师、投资人、管理者等利益以股权形式固化于初创技术公司,提升技术转化的质量和效率。
这些努力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省科学院自有技术孵化企业中科云图,遵循“利益捆绑、利益共享”,大胆探索出科学家“专利技术+现金”、产研院“专业服务+投资”、社会资源(资本)导入的孵化模式,加快科研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已成为知名无人机遥感网技术运营商。
聚焦“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重要任务,今后,我们将深化市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模式探索,进一步培养壮大“懂科技、懂产业、懂金融”的技术经理(经纪)人队伍,建设“效率优先”的产业技术服务体系,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助力科技成果高效转化,赋能广东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