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新时期创新国际合作共同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11-19 中国有色金属报
46
核心提示:当前,全球再生金属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再生有色金属的资源价值和降碳优势,赋予了产业

当前,全球再生金属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再生有色金属的资源价值和降碳优势,赋予了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另一方面,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之时,各国再生金属同仁如何整合全球智慧,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国际的合作与创新,促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

  全球再生金属产业的

  国际合作现状

(一)原料贸易更趋多元,新兴国家重要性不断提升。

2021年以来,全球再生铜铝原料的出口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主要出口国如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内分选利用能力不断提升,其再生铜铝原料的出口量普遍呈现下滑趋势,降幅在2万~16万吨之间。尽管美国仍居出口榜首,但其废铜铝出口量已缩减10万吨;德国出口量亦减少16万吨,但仍保持全球前三的位置。这一变化导致全球再生铜原料出口总量从600万吨缩减至500万吨,再生铝原料出口总量则从1340万吨降至1170万吨。

此外,原料进口国更加多元,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国家等新兴经济体成为再生铜铝原料进口的新引擎。2023年,中国进口再生铜原料199万吨,同比增长12.1%,全球占比约37%,连续多年稳居全球首位;再生铝原料进口量也达到175万吨,同比增长15.6%,全球占比约15%。印度则以190万吨的再生铝原料进口量位居全球第一,泰国以49万吨的进口量迎头赶上,增速位列全球第二。

(二)产业布局互相融合,中国企业加速出海。

2023年,全球再生铜铝铅产量达到了5256万吨,与原生铜铝铅总产量的比值从2021年的46%提升至48%。

从产业布局来看,主要铝企业通过新建项目、并购、合作等多种方式,抢占市场要地。海德鲁在英国投资建设了年回收分类能力超过3万吨的先进废料分选设施;在西班牙建立了年回收7万吨消费后废铝的生产线;在美国斥资8500万美元建造了新型铸造生产线,专注于提供高品质的再生铝汽车零部件。力拓在加拿大建造了年回收3万吨废铝生产线,并通过7亿美元的收购,获得了詹保罗集团全资子公司马塔尔科公司50%的股权,以此加速其在再生铝领域的布局,年产能高达90万吨。瑞典格朗吉斯与中国山东创新集团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继云南的铝合金合资项目之后,格朗吉斯收购了创新旗下一家铸造和热轧厂,以确保周边低碳再生铝和原铝的供应,同时,创新集团将获得格朗吉斯中国子公司20%的股份。世纪铝业与MX控股合资在美国投资建设了11万吨再生铝产能。阿联酋环球铝业通过收购美国明尼苏达州回收公司80%的股份以及德国汉诺威铝加工厂,实现年生产3万吨的再生铝合金(再生原料占比80%)。巴林铝业公司则与日本大纪铝业在巴林建立了可持续的铝灰加工业务。

中国企业以绿地投资为主要方式,加速海外布局,为投资地带来新增的产能、就业与税收。在东南亚、欧洲和日韩,数百家企业收购料场或建立废料分选基地。格林美、华友循环等企业正在欧洲着手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生产线;无锡格莱德在马来西亚,立中集团、博远金属、大正铝业在泰国的铝合金生产基地也陆续投产;海亮股份已在欧洲收购了5家铜加工企业,其中2家是再生黄铜企业,并正在摩洛哥建设新材料科技工业园,100%使用再生铜原料,年生产1.5亿只精密铜合金管件和15万吨的铜合金材及锂电铜箔。

(三)工艺技术创新提升,中国成套装备出口强劲。

从全球来看,再生金属的工艺技术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更精确、更高效的原料预处理技术应用。海德鲁公司研发的希索尔特(HySort)技术,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现了废铝的更精准分选,已在德国多尔马根的回收中心得到成功应用。二是熔炼加工设备和工艺的升级改进,苏州新长光热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国内首台120吨级多室炉投入使用,将预处理与熔化设备合二为一,节省了27%的设备投资,综合运行成本下降了700元~800元/吨;海德鲁采用HyForge技术,在挪威主工厂和德国回收工厂生产直径更小的铝铸锻坯料,直接锻造成高质量的汽车零部件产品,省去了挤压或均质化等工艺步骤。

装备方面,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中国的高性价比成套装备也逐渐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江苏华宏科技、浙江天力装备、苏州啸波、临沂朱氏伟业、合肥泰禾光电、安晶龙等企业,每年出口大量破碎预处理、智能化分选成套设备到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中东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东南亚市场,我国预处理分选设备几乎随处可见,为我国再生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再生产品推陈出新,回收原料占比不断提高。

一是再生产品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2024年米兰设计周展览上,挪威设计师展示了由100%消费后废铝制成的家具,展现了再生铝在高端设计领域的应用潜力;海德鲁与保时捷签署协议,使用Hydro CIRCAL 75R再生铝合金生产下一代跑车;韩国三星Galaxy S24系列也首次将回收金属元素应用于关键部件。二是产品中再生原料占比不断提高。诺贝丽斯宣布将在2030年前将产品中的平均回收含量从2024年的63%提高至75%,进一步加快产品脱碳进程;江铜铜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德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已获得UL Solution针对电子电路铜箔系列再生铜含量100%的验证证书;中信戴卡与广东某再生厂联合提升轮毂中再生铝合金比例,供应含80%再生铝的轮毂使用在某高端汽车品牌。

  共同构建国际合作新框架的

  想法和建议

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作为资源循环利用和节能降碳的关键环节,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推动国际合作创新,发挥各自优势,促进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我们呼吁全球相关组织和企业共同构建国际合作新框架,开辟共同发展新路径,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

(一)创建新型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在再生金属分会的组织下,中国再生金属企业近年来与北美、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地区进行了多次考察交流,参加了国际回收局、美国再生材料协会和中东回收局等组织的国际会议,有效地促进了全球再生金属合作。在当前形势下,这些交流的层次和深度还有所欠缺和不足,有必要构建一种新型协同机制,组建一家全球性再生有色金属国际组织,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渠道,共同应对产业外在的挑战,开创产业光明的前景。

重点任务之一是加强各国再生金属标准、检测、认证的协同和互认。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通过再生材料的使用降低碳排放是行业的共同使命,建议以再生低碳为切入点,通过签署双边或多边协议,加强再生原料标准、再生产品碳足迹和低碳产品评价等方面的互认与对接。

重点任务之二是建立贸易和投资协调机制,共同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鼓励建设国家间再生金属产业合作园,最大程度地减少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造成的负面影响;建立再生金属原料全过程风险管理,从源头保证品质,全过程数字化跟踪,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商检通关便利;大力支持铜冶炼企业原料结构调整,加强与大型铜冶炼骨干企业合作,加大再生铜原料在冶炼中利用比例。

(二)搭建技术创新平台,扩大再生材料应用。

技术创新是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内外企业正致力于提高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和应用领域。美国铝业与我国帅翼驰新材料集团在上海合作建立“先进铝合金材料联合研究院”以加强铝合金研发应用;湖北新金洋成为全球最大家具家居用品企业宜家家居(IKEA)在全球低碳铝棒供应商之一,展示了再生材料在家居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立中集团与吉利汽车成立联合创新实验室开发轻量化、高性能合金材料,为汽车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扩大再生材料的使用比例和应用领域已成为行业共识。然而,AI智能识别回收、精细化分选、复杂成分熔炼、高端应用产品的性能稳定性、铝灰、锂渣等资源化全量化利用等许多基础性、理论性问题没有解决,关键共性技术的挑战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应用推广仍需加强,不仅需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更需要跨国家、跨行业的联合攻关以实现技术共享和协同创新。

(三)构建全球绿色供应链体系。

构建全球绿色供应链体系,是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ASI、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与领先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建设性工作。本次会议上,再生金属分会特别邀请再生金属科创中心、中南大学和SGS通标标准作为发起单位,启动了“再生金属绿色供应链合作伙伴计划”,首批参与企业和机构30余家,开启了共同探索再生金属绿色供应链的创新合作模式。借此机会,我们诚邀全球广大致力于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组织机构和企业加入这一计划,共同探索绿色供应链的新路径、新模式,开展跨境供应链的优化研究,提高贸易流通的效率和国际化水平,增强全球再生金属供应链的韧性。

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浪潮中,再生有色金属产业作为连接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重要桥梁,正释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潜力。我们深知,面对新形势和新要求,唯有坚持开放共赢的理念,积极创新合作模式,拓展合作领域,共享发展成果,才能推动再生有色金属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链通全球、再生创未来”,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共同打造一个更加绿色、高效的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新生态,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事业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作者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再生金属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