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汕尾建成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园,吸引4家省外龙头企业入驻 “投资广东就是投资未来”

   2024-11-19 南方日报
38
核心提示:编者按:今年是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为展现全省各地的有力探索,进一步推

编者按:今年是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之年。为展现全省各地的有力探索,进一步推动形成实干争先、百舸争流的良好氛围,南方日报即日起推出“奋进百千万 发展到广东”全媒体系列报道,首批聚焦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典型案例,生动呈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火热实践。敬请垂注。

在汕尾陆丰,南海的风拂过碣石镇,片片风叶徐徐转动。岸上,一幢百米高的海工建筑直耸入云,颇为显眼,所在地便是汕尾(陆丰)临港产业园(以下简称“临港产业园”)。

最近,该产业园正与上海中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接项目,总投资约55亿元,落地后将进一步激发汕尾的海洋经济发展潜力。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省外企业来广东发展,加大投资布局。截至目前,该产业园吸引了4家省外的龙头企业入驻,建成了广东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产业园。去年以来,这4家企业创造了约46.24亿元的工业产值,提供就业岗位近1000个,为当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来广东建厂能承接整个华南片区订单

“在国内,广东的海上风电资源是最好的。当时汕尾正在建设海工基地,还有码头配套,条件很完善。”广东天能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洪波谈起选择汕尾的理由时表示。

该公司是青岛天能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打产品为海上风机塔架、单桩、多桩导管架基础等海上风电装备的制造、组装和运输。

“我们在2020年选择到广东发展,入驻临港产业园。随着‘百千万工程’推进,我们这两年加大了投资力度。”田洪波告诉记者。

公司最初选择入驻,最看中的正是汕尾大力建设的海工基地码头。这是海上风电大型专用码头,兼顾原材料及重大件设备进出港、海上风电运维等功能,也是目前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母港。

“广东不仅有资源禀赋,更有区位优势。”田洪波表示,广东地理位置优越,在这里建厂,不仅能接到广东的订单,还能辐射到福建、广西、海南等地,承接整个华南片区的业务。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汕尾大力推进“兴海强市”示范工程。

2021年5月正式投产,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广东天能海洋重工有限公司年产值实现飞跃:第一年产值约1.5亿元,2023年产值便达到10亿元。目前,该企业已成为广东省海洋装备制造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具备单重2000吨大型管桩的厂内生产制造、起重和搬运能力。

“今年,我们将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对接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的海上业务。”田洪波充满信心,“投资广东就是投资未来,广东营商环境好、政府办事效率高、扶持力度和开发潜力都很大。我们对汕尾、对广东很有信心,未来三年的订单都有保障。”

填补广东高端海缆制造空白

环视整个临港产业园,南海海缆有限公司引人注目,这是一家总部位于江苏南通的龙头企业,2019年入驻临港产业园,是广东首家海缆系统制造公司,填补了广东高端海缆制造的空白。

为何选择到广东发展,加大在粤产业布局?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周远清表示,集团在南方有建设生产基地的需求,粤东海上风电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优越的营商环境。

“来广东发展最深的感受是营商环境特别好,只要是合理的诉求,政府几乎有求必应。”周远清说,园区专门成立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开通24小时企业服务专线。

属地化运营,是公司发展的长久保障。“目前公司共360人,90%以上是本地人。”周远清说。

来自碣石镇的村民林志远自公司投产便在这里工作,“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工资涨到了每月8000—9000元,翻了1倍,在我们这里是高收入。”他说。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南海海缆有限公司利用一期部分闲置的车间,对高压陆缆进行扩产,已于今年3月全面投产,目前已形成5亿元的销售收入。

如今,公司拥有国际先进的电力电缆生产和检测设备,电压等级从原先的35千伏拓展到330千伏,目前正在研发500千伏的海缆。公司承担广东省内多项重点海上风电项目的海底电缆生产任务,辐射华南市场和东南亚国家。

“今年的整体销售收入已达到20亿元,待二期进行扩建后,未来整体产值预计能再增加30亿元。”周远清说。

随着南海海缆有限公司、广东天能海洋重工、广东长风新能源装备制造、中电建核电装备等省外龙头企业纷纷落户临港产业园,这里也成了广东海上风电主产业链最全的产业园。

“园区内不仅集聚了多家海上风电关键制造头部企业,同时加快红海湾实验室建设,打造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检测认证、运行维护于一体的风电装备全产业链基地。”产业园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与临港产业园类似的案例,广东还有很多。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越来越多企业选择广东、投资广东,寻找发展新方向,新时代“东南西北中,发展到广东”的故事不断上演。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