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1家、规上工业企业64家……这一串鲜活的数字都源自国家级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仅有的11.6平方公里范围内。
近期,安徽省商务厅对全省13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了亩均效益领跑者的遴选工作,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蜀山经济技术开发区4家入选。这是合肥蜀山经开区自省商务厅2023年首次开展亩均效益领跑者遴选工作以来再次上榜。
以最小的社会资源占用和消耗实现最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亩均论英雄”,向改革要新动能和新活力,是蜀山经开区集约用地、节能降耗减排的有力依托。
向存量空间要增量发展
中国环境谷、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安徽智能软件园……在蜀山经开区,一栋楼就是一个创新联合体,一栋楼就是一条产业链。
坐落于合肥市大蜀山脚下的蜀山经开区,占地仅11.6平方公里,被中外投资者及社会各界称为“最美最‘袖珍’开发区”。受限于土地资源,以及地处董铺水库和大蜀山风景区的生态要求,蜀山经开区把“互联网+”,特别是电子商务作为新一轮转型的方向,向二、三产融合升级,优胜劣汰,为新兴产业发展腾出空间,先后获得全国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中国(合肥)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以安徽自贸试验区合肥片区蜀山区块建设为契机,抢抓跨境电商新机遇,目前已聚集布诺太阳能、彩扬文具、梵海科技、昇维科技、卡拉福厨具等超270家跨境电商进出口企业,全年交易额超50亿元,以全市千分之一的面积贡献了近四分之一的跨境电商份额,全省“跨境电子商务企业50强”开发区占12家,其中前10强企业5家,还上榜全省“服务业企业10强”企业2家、“海外仓企业20强”企业2家,跨境电商助力皖企“出海”跑出“加速度”,产业生态奔涌之势显著。
近年来,受制于园区规模较大的楼宇,缺少发展科技创新产业所需的大量土地,蜀山区敏锐地抓住机遇,在坐拥合肥70%以上的科教资源且紧邻科学岛的天然优势基础上,把环境产业发展作为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的环保技术研发、先进环境仪器等产业高端环节,短短两三年时间,“中国环境谷”集聚了超30个国家和省级环境领域高端科研平台,截至2023年底,“中国环境谷”已聚集阳光电源(零碳基地)、湖南力合、蓝盾光电、中化环境为代表的环境领域重点企业400余家,营收也从2019年的50亿元到2021年的243亿元,连续3年翻番,2023年突破450亿元。
与此同时,依托合肥市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安徽省大数据产业联盟等资源优势,蜀山经开区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不断擦亮“数字新园区”金字招牌。一方面打造以安徽智能软件园为核心区、辐射涵盖网达产业园、MAX科技园、联东U谷等周边园区的“一核多园”产业布局,总体规划软件产业载体超60万平方米;另一方面,依托中贝通信等龙头企业进行产业链招商,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现有东华软件、游昕网络、合肥网达、网新科技等一批行业领先项目落地。目前,蜀山经开区已集聚软件相关企业超300家。
以凝聚力量激发新动能
“亩均论英雄”,评价是基础,运用是关键,开发区用上了组织“指挥棒”。
强化组织包联保障,高位推动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围绕亩均效益提升,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低效用地治理工作,各项目地块分别由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对应包联顶格推动,每位班子成员至少包联3个地块,为亩均效益领跑工作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对企分类动态管理,针对工业地块企业,制定了以亩均税收、亩均固定资产投资为主要考核指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高新技术企业、研究机构等为综合素质加分项的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将企业分为A、B、C、D四个等次分类管理。围绕提升企业规模和亩均效益,对A类企业制定和实施“腾飞计划”,鼓励企业更上一层楼。对新升规入统企业,实施“陪伴计划”,实时跟进企业发展情况,优先提供要素保障。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或不符合能耗、环保、安全等强制性标准的企业,属于D类企业,实施重点调控帮扶,实行严格的倒逼举措,盘活、腾退一批低效用地。
全流程优化高质量发展
严格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加速实现“标准地”供应,有效减少企业对接次数,简化供地流程,将原本3个月的供地时间缩减至1.5个月,顺利保障中贝新能源总部及PACK生产基地项目拿地即开工,8个月建成并投产,2022年、2023年蜀山经开区均实现100%标准化供地。同时,为提高项目落地效率,根据“标准地”要求,实行容缺办理制度,保障企业“拿地即开工”。有序推进“腾笼换鸟”,今年已完成14宗共465亩的土地处置工作,优化简化供地流程,结合产业项目建设计划,优先供应存量土地,完善用地手续、加快土地供应,促进项目落地。有效保障了开发区发展主导产业、进一步完善民生配套所需的土地资源要素。
构建社区营商队伍,组织辖区各社区营商办全面参与到亩均效益评价工作中,发挥社区与企业日常生活中的黏性,常态化走访企业、服务企业,了解数据、记录数据,使工作开展得更加便利和精准,为亩均效益领跑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支撑。同时,强化资源提升创新服务中心职能,对地块不定期开展健康体检,配合经济部门推进亩均效益评价工作。
下一步,围绕“亩均论英雄”改革,开发区将根据省市区工作要求,不断健全创新服务体系,一是深入开展“腾笼换鸟”,提升闲置用地效率。在摸清各地块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低散乱污”企业用地和集体工业用地整治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二是聚焦主业,精准发力。围绕环境科技、跨境电商、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以“亩均论英雄”明确招商选资标准,提高项目准入门槛,综合评价投资强度、亩均产出、能耗地耗、污染排放、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指标,共同推进招商引资和项目提升。三是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产业规模,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链企业在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提升企业生产和管理效率,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巩固企业家微沙龙、供需对接平台等线上线下成果,指导开发区商会、协会为企业发展持续赋能,做好经济“内循环”,同时积极开展“走出去”等活动,帮助企业对接扩展业务。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