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徽省首个获得郑州商品交易所玻璃期货指定交割仓库资质的园区,六安开发区冠盛蓝玻工业园于近日又新建了一栋崭新的标准化厂房,在通过竣工验收后,就立即作为玻璃期货交割仓库投入了使用。此举让园区曾经荒芜的空闲地块,变成企业发展的“增量资源”。
2018年以来,安徽冠盛蓝玻实业有限公司在该工业园持续上演发展“蝶变”:从吸收合并原破产危困企业起步,到盘活资产推动“涅槃重生”,再到不断“焕新发展”……几年来,累计营收约22.65亿元,实现税收约6200万元,让工业园土地实现了从“低产”到“高产”的华丽蜕变。
安徽冠盛蓝玻实业有限公司的发展轨迹,是六安开发区推进工业低效土地盘活利用,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生动剪影。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区通过司法拍卖、嫁接盘活、督促续建等方式成功处置20宗1920亩工业低效用地,规上工业企业亩均产值、亩均税收持续保持上升势头。
统筹发力突破“低效困局”
设立于1992年的六安开发区已走过30多个年头。和许多地方开发区一样,随着开发建设进程的加快,园区面临着项目需求与土地供应不匹配、产业类型与园区规划不相符等问题,由此出现了部分土地低效的尴尬局面,不同程度地影响着高质量发展。如何破解这一困局?
紧抓实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契机,一场全域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攻坚战在六安开发区打响。该区成立工业低效土地处置工作专班,组织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从“大起底”开始,通过实地勘察、核实容积率指标等方式,精准掌握低效土地分布、利用现状、资产债务等信息,并依据认定标准分类登记,建立处置台账,为全面推进工业低效土地处置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该区强化政策机制保障,充分调动多方积极性,凝聚推动工业低效土地盘活利用的最大合力。一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批而未供土地、工业低效土地处置方式及流程;另一方面,着力探索破产工业企业、“僵尸企业”多元处置路径,协同市区法院建立常态化“府院联动”机制,设立开发区专属法庭,实现府院共同研判、协调、推动破产及“僵尸”企业的处置。
精准施策推动“焕新蝶变”
盘活工业低效土地,涉及产权权属认定、资产重新配置、工业规划调整等问题,且每一块土地的问题都不一样。因此,除了整体统筹,还要精准施策。根据工业低效土地处置台账,该区全面分析每一块工业低效土地的形成原因,在攻坚阶段,“一企一策”“一地一策”逐宗制定分类处置方案,为每一块低效地块探寻“最优解”。
针对破产清算、进入司法拍卖的工业企业,该区强化“府院联动”,安排平台公司“兜底竞买”,以便后期嫁接引入合适新项目。徽安合成革公司因经营不善,被法院裁定破产后,剩余65亩土地处于未开发建设状态。平台公司竞得拍卖土地后,通过靶向招商,分别嫁接引入雪之暖、鹏盛高分子两个新项目,实现新增投资约2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6亿元,新增纳税不低于1300万元。
对于经营不善、自身无力改善而空闲的工业企业,该区积极引入其他同类型企业合作投资、共同开发。冠盛蓝玻工业园土地使用权原为安徽蓝翔节能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主要从事浮法玻璃及玻璃制品生产销售业务。公司破产清算被安徽冠盛蓝玻实业有限公司吸收合并后,不仅债权人得到公平受偿,原来机械设备等资源也得到盘活利用,而且新增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建设了新产线。
对有实力续建,但未按期开工建设、投产的工业低效土地,该区分类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督促企业按下开工、续建、投产“快进键”。安凯华夏用地面积150亩,仅建设2栋厂房投入生产,剩余72亩土地处于未建状态。该区上门下发《限期续建通知书》,并主动宣传园区营商环境、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前景及多重助企惠企政策,提振企业投资信心。今年8月,该企业申请办理了三期模具生产车间施工许可证,新厂房随即开工建设,建成后企业计划把外地的生产线迁移到园区。
深化治本提升“发展能级”
盘活工业低效土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如果说降低低效土地“存量”是“治标”的话,那么,源头控制低效土地“增量”毫无疑问就是“治本”。近年来,着眼于对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全域提升,该区不断探索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新途径,从源头上推动工业低效土地降存量、控增量。
紧盯企业发展“源头”,该区强化“寸土寸金”意识,树牢“亩产论英雄”的导向,积极组织开展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按评价结果将企业分类,实行分档管理、分类服务,并开展选树“亩均论英雄”优质企业典型选树,引导企业转变发展理念,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聚焦招商落户“源头”,该区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一协议两报告”论证机制,将土地要素优先向符合供地条件的主导产业项目投入,一般项目靠“挖潜存量”解决。同时,进一步拓展优化用地配置方式,大力推广弹性年期出让等多元化供应方式,并鼓励工业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按建设楼层兑现补贴,引导企业“工业上楼”,向空间要效益。
在此基础上,该区还不断深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规范工业用地使用权分割转让行为,通过制度引导,畅通土地二级市场流动渠道,对达到分割转让条件的企业,鼓励进入二级市场顺畅流转,“以用为先”推进用地节约集约,激活土地二级市场,让更多低效土地早日“活”起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