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全省技工院校科创“大比拼”,技能人才施展舞台广阔 以一技之长回馈社会需求托举幸福人生

   2024-12-16 南方日报
27
核心提示:12月10日—12日,第二届广东省技工院校科技发明与创新大赛决赛在广州举行,这场全省技工院校师生参与的科创“大比拼”,不仅是技

12月10日—12日,第二届广东省技工院校科技发明与创新大赛决赛在广州举行,这场全省技工院校师生参与的科创“大比拼”,不仅是技能人才盛会,更是成果转化的平台,彰显了广东技工培养、双创成果孵化的有益探索。

千工易寻、一匠难求。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技术需要优秀的技能人才,而优秀的技能人才离不开工匠精神。要实施产业“新工匠”培养计划,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

广东是制造业大省,也是技能人才大省。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全省人社部门聚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大力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促进技能人才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世赛后的“大练兵” 多级竞赛体系建设蔚然成风

“专利+创意”“技术+科技”“产业+效益”……技工院校师生创新创业,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12月12日,历时8个月的第二届广东省技工院校科技发明与创新大赛落幕。在决赛现场,来自全省44所技工院校的超1000名师生带着183项精心打磨的原创项目,通过“实物展示+答辩路演”的形式进行激烈角逐。

本次大赛主题为“科技筑梦 创享未来”,今年5月正式启动,设教师组和学生组,参赛项目分为科技创新类、技术进步类、文化创意类三个类别。赛事启动后,各技工院校积极踊跃参与,全省60所技工院校参赛,初赛项目达到568个,参赛师生超4000人,进入决赛183个项目,参赛师生超1000人。

获奖项目涵盖领域广泛、创意设计多元,既有围绕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广东智造”增添动力的科技创新;又有聚焦企业发展所需、体现生产突破的技术改造;还有通过文旅创意融合,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赋能的创意设计。

“这次赛事人数多、规模大、领域广,是世赛之后又一次技能教育领域的‘大练兵’,带动全省技工院校师生投身创新创业,主动把技能与产业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

广东经济总量和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技能人才发展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省人社厅坚持把技能大赛作为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手段来抓,加快构建以世赛为引领,国赛为龙头,省赛为主体,行业企业、院校及地市职业技能竞赛为基础的多级竞赛体系。

“虽然世界技能大赛只有少数人能参加,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背后带动的力量,全国各级竞赛技能人才梯队已经被辐射带动起来,充实到教学和产业中去。”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宋放之说。

前段时间,全国首个低空经济省级一类赛事——2024年广东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珠海举办,带动全省技工院校加快推动低空产业相关学科建设,为无人机应用技术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案,助推广东低空经济发展。

像这样的赛事,广东还有很多。据统计,全省每年举办的省级职业技能大赛涉及超百项,以赛促培、以赛促训,为培养选拔高技能人才夯实基础,为高技能人才出彩搭建舞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上了“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搭建成果转化平台 以技能人才培养赋能产业发展

第二届广东省技工院校科技发明与创新大赛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主线,聚集政府、技工院校、行业协会和企业“四方力量”,搭建成果转化共融共享平台,以技能人才培养赋能科技创新。

据统计,本次大赛中共105个项目持有专利或专利已被受理,占比57.3%,共158个项目已与企业有不同形式的合作,占86.3%。超过一半项目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26个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个别项目已获得多项专利,进入企业生产环节,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取得了经济效益。

例如,中山市技师学院带来的《精密深孔加工数控装备及其智能运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解决了传统环模加工中生产效率低、断针率高和任务状态观测难等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制造周期,使合作企业中山迈特雷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新增销售收入超过2000万元。

产业发展驱动经济社会发展,其背后离不开劳动者综合素质提高。据统计,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48所,在校生67万人、约占全国1/7,建成全国最大的技工教育体系。“为产业发展服务,为当地发展服务”的理念深植于广东技工教育的精神内核。

前段时间,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冠军选手黄波林去往广州市轻工技师学院对口帮扶镇——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与当地学校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为学生带来“规划未来 逐梦远航——九年级人生规划讲座”和人工智能、电商直播及AI短视频制作等项目技能培训,用技能点亮乡村振兴之路,搭建起技能传承的桥梁。

除了赋能“百千万工程”,在广东这片创新的热土上,南粤工匠持续发光发热:广东技工院校师生研发光伏电站火灾防控机器人等系列科创成果,在各类双创大赛夺取佳绩;35名学子投身广东省季华实验室,5名学子加入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实验室,穿上科研“白大褂”,助力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近期,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广东省科技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技研”合作助力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指引全省技工院校主动对接实验室、高校、企业等研发机构,着力培育一批既拥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备高超实践技能的“大国工匠”,为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贡献技能力量。

营造积极氛围 人才评价“话语权”交给用人单位和市场

近日,深圳人才公园星光大道举行技能人才星光柱启动仪式,来自中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的两名“中华技能大奖”荣誉称号获得者、首席技师周创彬和王建涛成为登上人才星光柱上的首批高技能领军人才。

技能人才与两院院士、杰出企业家等共同站上星光大道,充分彰显了整个社会对技能人才的礼遇,有利于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积极氛围。

人才评价是激励人才活力的指挥棒。近年来,广东加大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改革力度,将人才评价的“话语权”交给用人单位和市场,实行“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加快培育产业“新工匠”。

省职业技能服务指导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11月底,全省共有备案职业技能等级评价机构3508家,其中企业2746家、院校345家、社评组织417家。

打造技能人才“蓄水池”,还需要更多“实招、硬招”。近年来,广东通过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和技能根基行动计划,为技能人才赋能,搭建更加广阔的施展舞台。

具体而言,实施高技能领军人才培育计划,就是要积极选树高技能领军人才,推行“新八级工”制度,打破资历、年龄等限制,在战略性产业各行业评选一批首席技师、特级技师,作为行业高技能领军人才,享受高层次人才待遇,带动全省技能人才队伍发展壮大。

同时,广东还将定期举办全省职业技能大赛,选拔各行业技能拔尖人才,支持其参加全国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为企业发展引荐高技能人才,为高技能领军人才发展提供机会。此外,高技能领军人才可直接纳入省高层次人才认定范畴,享受相关待遇,在入户、住房、子女入学等方面提供服务保障。

技能根基行动计划则是通过构建“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重点面向20大战略性产业集群,以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规模以上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等为链主单位,聚集产业内用人单位、院校等共同构建技能生态链,发挥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

此外,强化各类职业院校技能人才培育功能,支持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成立职业技能培训评价机构,实施技工教育“强基培优”行动,高标准创建20所高水平技师学院、创建30所示范性技工学校。持续开展高质量职业技能培训,围绕产业导向和更高质量就业目标,广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培育产业“新工匠”。

■典型案例

世赛数控铣项目实现“五连冠”

广东高技能人才培养

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今年9月举行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学生龙伟杰凭借过硬的技术,在第一个模块出现失误的情况下,沉着冷静一路追赶,最终在产品精度上超越对手,为中国拿下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五连冠”。

“没有教练的悉心指导和学校的后勤保障,我拿不到这个冠军。这块金牌是属于集体的。”龙伟杰表示,回想整个备赛过程和比赛过程,都出现了一些波折,好在有团队在背后支持,自己也及时调整了心态,将平时的训练水平充分发挥出来。

龙伟杰凯旋之后,回到培养他的训练基地,走上了代教的岗位。除了将参赛的经验分享给下一个比赛周期的梯队选手,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比赛,龙伟杰还努力钻研“五轴加工技术”,后面还会配合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世赛成果转化项目,面向社会开设培训课程。

数控铣床作为先进制造技术的代表和智能制造的基础,被誉为“工业母机”,历来受到全球制造强国的高度重视。数控铣项目是中国最早参与世界技能大赛的6个项目之一,取得了5金、1铜和1优胜的优异成绩。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自2015年参加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并获得数控铣项目金牌以来,连续4次在该项目上卫冕。

“一个世赛项目连续5个冠军都是同一个国家的同一个单位获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壮举。”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获得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铣项目金牌,看到自己的师弟实现“五连冠”他表示非常高兴也很激动,这反映了广东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如今,这些金牌选手大多已经完成人生角色的转型,从赛场拼搏转为幕后指导,有的走上了教学岗位成为人民教师,有的光荣当选人大代表,在更高的平台上为技能青年发展鼓与呼。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党委书记叶军峰表示,世赛荣誉的背后,凝聚着全校办学实力冲击金牌的合力,也凝结出在多年的摸索和发展中将金牌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办学成绩的结晶。

据介绍,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多年来按照世赛集训的“五项举措”和“三大秘籍”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持续赋能,每年培养至少200名技能水平达到冠军水准的梯队选手,成为深受行业企业欢迎的技能精英,既成就了自己的精彩人生,也用扎实的技能服务社会、贡献力量。

第48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2026年9月在中国上海举行,广东技能健儿已整装待发,向新的目标发起冲击,力争再创佳绩。叶军峰说,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挥金牌学校的办学优势,坚持以赛促培、以赛促训、以赛促建,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成效,激励更多优秀技能学子脱颖而出。

■技能人物

茂名石化首席技师张恒珍:

从“技能小白”

到“工人院士”

近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2024年第二批首席技师名单,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脂肪烃生产工首席技师张恒珍在列。

张恒珍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扎根生产一线30年,张恒珍从只有中专学历的普通工人成长为全国乙烯行业技术能手,创造了40多万次操作“零差错”的纪录。她的成长历程,可以反映中国技能人才的发展路径。

1994年,张恒珍从兰州化工学校毕业,到茂名石化裂解车间工作,铆足劲学技术,天天“泡”在现场,令人生畏的高达110米乙烯塔,她说爬就爬,终于从学徒成为了班长,并在全国石化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奖。

张恒珍善于在实践中总结提升,凭借多年的操作经验和心得,有效地优化了工艺操作册参数,提炼出了乙烯1号裂解装置分离系统“张恒珍操作法”。

分离系统碳二加氢反应器是裂解装置中最敏感的设备,只要张恒珍当班,从未出现“飞温”停车和产品不合格的现象。“张恒珍操作法”的推广运用,有力地助推茂名石化1号裂解装置连续运行79个月,打破全国最长周期纪录。

“把每一项工作都当作工艺品雕琢。”追求极致成就了张恒珍,由一名工人炼成了技能操作大师。在日常生产实践中,张恒珍先后参与解决了100多项分离系统出现的各类问题,为大乙烯创造大效益作出了突出贡献。

除了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张恒珍也注重传帮带工作,“做一串饱满的稻穗”,这是她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徒弟的要求。张恒珍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技能,从全国技术能手到中华技能大奖,每一次提升,都让自己更有底气,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们。

近年来,张恒珍依托茂名石化技能大师工作室、张恒珍党代表工作室、劳模创新工作室,发挥传帮带作用,积极收徒授课,将自己所有的技术经验倾囊相授,很多徒弟成为高级技师和技师,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后备技术骨干。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