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种蔬菜是广东农村的重要收入来源,可占农户年收入近40%。但近年来,受北方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周边省份产业发展、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广东冬种菜产业发展承压。近年来,广东开展一系列科技支撑项目,使上述问题迎来转机。
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下称“省农科院蔬菜所”)所长谢大森介绍,该所在省农业农村厅支持下,推广一系列优化丰富冬种北运菜品种结构、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品质技术,保障冬季南方自然条件下生产的蔬菜产品品质和风味。如今,一批特色冬种菜正凭借更短的种植周期、更低的种植成本、更高的产品品质跑出差异化赛道,在高端消费市场打开广东蔬菜品牌。
“天然温室”焕发新机
粤西沿海常年无霜,冬季气候温和,相比于保温大棚高昂的建设成本,露天种植茄果类蔬菜容易形成规模,成本更低、品质更佳。2016年起,茂名开始小面积种植圣女果。到了2019年,圣女果在茂名、阳江、湛江形成主产区,面积约10万亩。
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应对番茄主要病害青枯病成为关键。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黎振兴专家团队研发、集成了一套适用先进技术体系。该体系在引进优质抗青枯病嫁接苗的基础上集成圣女果栽培技术规程、病虫害防治、高效施肥与缺素诊断等系列配套技术,目前正在产区推广。
“集成技术的应用还省下大量劳动力,有效控制冬种圣女果的成本投入,为大规模推广提供有利条件。”黎振兴说。目前,当地圣女果产业形成完整闭合链,年创社会经济效益约30亿元。
研究团队还结合当地实际研究、集成“圣女果自然农法及优质果品栽培技术”,解决苗生长期发根难、气候干扰坐果率、营养不良导致果实偏小等问题。
提前采收创造收益空间
广西、海南等地是香芋传统产区,近年来,湛江香芋频频“抢跑”,提前4个月抵达超市货架。错峰上市让农户掌握议价主动权。
这得益于省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郭巨先的科研成果。郭巨先介绍,在香芋研究领域,团队有大量先期积累,在此基础上,团队创新了一种利用水浮泡沫板培育香芋脱毒组培苗的育苗方法。“香芋多为乡土品种,反复种植常积累大量病虫害,影响产量品质,成功开发脱毒技术是关键一步。”郭巨先说。团队同步指导农户采用减肥减药规范生产管理方式,使香芋成活率达95%以上,比周边农户收获率提高20%,亩产值超过1万元。
一系列技术成熟后,湛江当地可在8—10月批量生产出优质香芋壮苗,为香芋提早栽培创造条件;郭巨先团队还通过改善肥料、农药的使用策略,进一步缩短香芋种植周期。“我们还摸索出一茬种植水稻、一茬种植香芋的一年两熟种植模式,在秋季水稻收获后种植香芋,来年春、夏季就可以收获。”郭巨先说。
引培新种闯入高端市场
今年秋季,阳江迎来新的冬种菜品种——南瓜。在南方产区,种完两季水稻再种一季南瓜,是不少农户的选择。“南瓜的管理成本低,不用搭架,可以长时间储藏,相比其他蔬菜轻松很多。”省农科院蔬菜所副研究员刘小茜说。
近年来,普通南瓜的价格并不乐观,农户种植意愿不高;而在商超中,贝贝南瓜、板栗南瓜、香芋南瓜等高端品种供不应求。自2023年起,在省农科院蔬菜所的穿针引线下,多种高端南瓜品种迅速受到粤西地区种植户、合作社青睐,冬种南瓜面积迅速扩大到6万亩以上,占全年南瓜种植面积三成以上。
刘小茜介绍,为帮助农户迅速上手新品种,她和团队今年秋季以来多次到阳江开展技术指导,传授南瓜的栽培、用药“秘方”。
省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李俊星介绍,近年来,该所陆续培育出不同特性的优质南瓜新品种,因其独特口感、营养价值等具备打开高端市场潜力,在种博会上一经亮相即受重视。“我所还在开展印度南瓜、中国南瓜杂交工作,有望在未来推出兼具品质、抗性的南瓜新品种。”李俊星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