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跑出5G“加速度” 中国移动:加快构筑“力量大厦”

   2021-02-01 经济参考报
42
核心提示:  资产规模从3200亿元增至2万亿元,年运营收入从1200亿元增至超7700亿元;移动基站数量从6万个增至518万

  资产规模从3200亿元增至2万亿元,年运营收入从1200亿元增至超7700亿元;移动基站数量从6万个增至518万个、覆盖全国超过99.5%人口;开通5G基站超39万个、建成全球规模最大5G网络,家庭宽带用户从无到有增至1.9亿户,成为全球网络规模最大、客户数量最多、市值排名前列的电信运营企业。

  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国移动交出了一份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在多个领域已经处于通信行业世界一流水平。然而“体量大,基数高”——对于任何一家已经发展到超大规模的企业来说,要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面向未来,战略先行。瞄准“十四五”时期,中国移动明确了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的总体思路和发展战略,将紧紧扭住数智化转型、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实现发展规模、结构调整、科创能力、运营效率、体制机制的新突破,向创建世界一流企业迈出坚实步伐。

以5G建设引领行业

  2020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刚刚通车的深圳地铁6号线和10号线,广大乘客体验到全球一流的5G服务。这是深圳首次有地铁线路在通车前实现5G信号全覆盖。中国移动解决地铁隧道内5G共建共享等业界重大难题,短短8个月实现2条地铁线全线覆盖,比计划提前两周开通全球先进水平的地铁覆盖5G精品示范网络。

  2020年中国移动的5G建设可谓“一路创新快跑”。5G信号覆盖珠峰峰顶,成为我国网络强国建设勇攀高峰壮举;全年开通5G基站超39万个,建成全球规模最大5G网络,为全国所有地级市和部分重点县城提供5G服务。

  在坚实的5G网络地基上,中国移动通过“5G﹢”计划,加快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使5G真正成为社会信息流动的主动脉、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数字社会建设的新基石。

  在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载物后总重量超300吨的矿用卡车行驶在5.3公里的矿道上,要通过多个180度的转弯,近半个小时的路程,全程无人驾驶。这是全国乃至全球基于5G网络条件下无人驾驶矿卡的首个应用,预计可使矿区综合效益提高10%以上,整体能耗下降5%以上,有效解决了矿区招工难、效率低、工作环境差等问题。

  在江苏,江苏精研科技利用中国移动5G网络进行AI机器质检,一至两秒就能同步完成1个产品的瑕疵检测,5G+AI的检测效率比人工提升近10倍,一年节省人力成本3000多万元。

  中国移动总经理董昕表示,中国移动将通过“打地基、造工具、耕田地、种庄稼、建生态”,深入实施“5G+”计划,加快推动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据悉,目前聚焦15个重点行业领域,中国移动已推动5G智慧电网、医疗、交通、矿山等百个集团级龙头示范项目和千个省级示范项目落地。

在赋能千行百业的同时,中国移动也致力于我国通信技术国际话语权提升。在5G R16标准化过程中,中国移动提交技术提案3000余篇,占全球运营商提案总数的三成以上,牵头立项27个,主导完成15项技术标准制定工作。

勇担责任 彰显央企担当

  南至三沙,北到漠河,无论在戈壁,还是在珠峰,中国移动力争让优质信号覆盖每一寸土地。然而,每一格信号都来之不易,背后都是满足人民群众通信需求义不容辞的责任。

  2020年除夕夜,中国移动湖北公司16人组成的党员突击队逆行而上、昼夜不歇,仅用36个小时就开通了武汉火神山医院首个5G基站,让疫情防控跑在了5G信息高速路上。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移动建设人员靠手抬、肩扛将100多公斤重的光缆和基站设备运上山,开通了西藏昌都波格村的首座4G基站。18岁的藏族姑娘斯朗巴珍不用再到雪山顶上找信号,实现了在家上网课的愿望。

  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从高山峡谷到沙漠绿洲,从白山黑水到羌塘高原,从独龙族到毛南族,从对口支援的西藏改则、青海玛沁县到定点扶贫的南疆三县,中国移动派出4700余名扶贫干部扎根脱贫攻坚第一线,书写“网络+”扶贫答卷,帮扶对口的1811个县、乡、村全部摘帽、108万贫困人口脱贫。

  截至2020年,中国移动累计投入网络扶贫资金超1600亿元,完善贫困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实现12万多个自然村通电话、8万多个行政村通宽带,全国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超过98%,建档立卡贫困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超过97%。

  与此同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是中国移动肩上沉甸甸的责任。通过提速降费和携号转网,取消长途和漫游费,五年来,手机上网流量单价下降95%,宽带和专线资费大幅下调,惠及超10亿用户和400万家企业。

  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表示,要落实央企责任担当,充分发挥公司网络、人才、技术、资源等优势,为做好“六稳”“六保”提供有力支撑,争当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稳定器、顶梁柱、排头兵。

绘制“创世界一流企业”战略蓝图

  不能否认的是,“体量大,基数高”——对于任何一家已经发展到超大规模的企业来说,要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都不是一件容易事。

  对中国移动自身而言,传统通信业务遭遇天花板,流量红利逐步消退,同质化竞争加剧,创新业务面临进入壁垒,这是摆在发展路上需要一一跨越的难题。

  挑战面前如何破题?在中国移动看来,只有通过数智化转型,形成以高速泛在网络为基础,技术、数据等新型要素为驱动的新增长模式,才能推动自身在超大规模基础上实现增长速度、收入结构、效率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要在以劳动、资本等传统要素驱动的经典增长模型中引入新要素,形成以高速网络为基础,信息技术和数据为驱动的新兴增长模型。”杨杰认为,要把握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必须在持续夯实网络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方向。

面向“十四五”时期,中国移动创新与完善了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的战略蓝图。“力量大厦”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力量”?

——在目标上,明确了“创世界一流企业,做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主力军”的总体目标。

  ——在主线上,明确了“推进数智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主线,提出要形成以高速网络为基础,信息技术、数据要素为驱动的新型增长模式。

  ——在战略内核上,将聚焦“三转、三化、三融、三力”精准发力。其中,“三转”将推动业务发展从通信服务向信息服务拓展延伸,推动业务市场从个人市场向个人、家庭、政企、新兴市场全向发力、融合发展,推动发展方式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三化”是要推动产品服务和运营模式线上化、智能化、云化转型。

  在中国移动看来,“十四五”时期是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进入到全面筑牢、积厚成势的关键时期。未来将紧紧扭住数智化转型、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实现发展规模、结构调整、科创能力、运营效率、体制机制的新突破,在创世界一流企业的道路上行稳致远,破浪前行。(记者 郭倩)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