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2020网易未来大会首发AI原创单曲《醒来》,这也是网易首支词曲编唱全链路AI音乐作品。歌词生动、旋律动感、歌喉惊艳,展现出AI媲美专业音乐人的创作能力和歌唱实力。据了解,《醒来》由网易伏羲、雷火音频部提供AI技术支持,从创作到演唱,生成歌曲仅需一小时。这套技术已应用于游戏、文旅、文创等多个领域,是网易伏羲AI技术应用落地的重要成果之一。
AI承包作词编曲,演唱媲美专业歌手
“醒来灿烂星光透过了窗台,海岸线连接了那片山川大海。涌动梦境边缘像是空旷舞台,在眼前忽然展开。”实际上,要让AI成为“唱作人”,一方面需要让它具备作词编曲及演唱在内的AI生成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还要让AI拥有音乐审美,能够基于创意,生成媲美真人专业创作者的音乐作品。
据网易伏羲介绍,以《醒来》为例,为了契合大会主题“洞觉·未见”,网易伏羲团队勾勒了一个故事原型:在不远的未来,一个AI生成的虚拟人在深夜醒来;歌曲希望体现出人类与AI将成为最好的伙伴,表达人类与AI共同开启未来的期许。
基于创意,在作词方面,网易伏羲自主研发的有灵智能创作平台,会先让AI学会人类语言组织的基本逻辑,借助大规模预训练的语言模型GPT-2, 实现端到端的歌词生成。作曲方面,网易伏羲根据乐理的数据分析,形成了一套旋律生成算法,可以在短时间内产出多个实用性生成结果;编曲上,则采用雷火音频部自研的智能编曲引擎,该引擎覆盖华语乐坛主流风格,15-30秒就能生成一首出版级歌曲。相同质量的人工编曲,市场价格在1-1.5万元。
AI自动完成词曲创作后,还要让它拥有堪比真人专业歌手的演唱能力。所谓歌唱合成,本质上是指输入任意曲谱,可以得出人声输出的过程。因此,歌声智能生成系统需要在声音音色、歌曲风格等方面有大量数据沉淀。网易伏羲已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歌唱合成库,音色丰富,涵盖古风、流行、电子、民谣等主流华语音乐风格;通过端到端的歌声合成,并借助神经网络声码器,可以生成既符合专业音乐审美,又契合歌曲主题的演唱作品。
AI赋能音乐创作,商业应用前景广阔
近年来,不论是游戏、电影、电视、动画片,还是短视频、网络综艺、虚拟偶像乐队、在线教育产品,都需要大量高品质的音乐内容。在爆发式增长的商业化音乐制作需求驱动下,用AI赋能音乐创作,助力音乐工业化发展,早已不是天方夜谭。
网易也在“AI+音乐创作”领域积累了大量应用案例。编曲方面,网易雷火音频部作为专业游戏音频制作团队,不仅服务《逆水寒》《遇见逆水寒》《倩女幽魂》《倩女幽魂手游》等多个爆款游戏的音频开发;还同时深耕智能音频生成领域研发,率先部署了工业出版级智能编曲系统,其智能编曲技术已到达唱片行业出版级标准,具备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能力。
歌词创作方面,网易伏羲自主研发的有灵智能创作平台作为“AI写歌词”的技术底层,独创“人机协同”的歌词创作辅助模式帮助用户创作。例如,用户如果以“雪”作为标签,AI算法会自动推荐与“雪”相关的场景、意象、画面,来保证歌词生成得到更好质量;用户甚至可以只输入一段自己的故事,在AI的辅助下,故事就可以转换为专属歌词。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有灵AI,完成高质量诗词、歌词和剧情类文字的创作。
(数字体验馆内的AI音乐舞蹈互动体验装置)
网易伏羲也在积极拓展相关AI技术的落地场景。今年11月,杭州中国丝绸城步行街完成改造升级,宣布全面引入网易伏羲的AI前沿技术及应用。体验区内,游客输入自己的姓名,“AI诗人”及就会创作专属“藏头诗”一首;借助实时动作捕捉技术,游客可以与装置内的虚拟人跨屏共舞;按下展馆内的琴键,就可以让虚拟人“素问”根据旋律和节奏翩翩起舞……这些融入音乐、舞蹈、诗歌等AI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年轻人体验“黑科技”的同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文旅产业正在迎来发展新契机。近期发布的《“十四五”规划和二零三五年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在这一大背景下,AI与文旅的交融结合,或许将掀起新一波AI商业化落地浪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