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网记者 马爱平
今年是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人类经过四分之一世纪的共同努力,地球的绿色面积有所增加。今年2月,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卫星公布了一份成绩单:在过去20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工植绿对地球的贡献最大,其中中国贡献了1/4。
放眼全球,这个成绩还不足以让人类自豪。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超过3600万平方公里,并且在持续扩张。联合国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荒漠化土地每年新增5万至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分钟有10个足球场大小的土地变为荒漠。更为严峻的现实是,全球52%的农业土地正在遭受中度或严重的土壤退化影响,这将直接对全球20亿人的生存造成威胁。荒漠化引发的生态悲剧时有发生,今年5月印度北部拉贾斯坦邦的一场超强沙尘暴就造成数百余人死亡。
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发起《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共同推动人类改善生存环境,拯救我们的地球家园。从生态系统构建的角度来说,荒漠化防治是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石,是打赢地球家园保卫战系列战役中的攻坚战。荒漠化和土地干旱是造成生态系统退化、饥饿贫困和冲突战乱的根源。源头问题不解决,另外两大公约所需要采取的行动将是乏力的,所取得的效果也不可持续。
《防治荒漠化公约》的缔约国中,发展中国家占据大多数。中国作为地区大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的责任担当和实际行动日益受到世界瞩目和国际社会的认可。目前,中国已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为全球实现联合国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
成绩单的背后,中国的荒漠化问题依然严重。全国沙化土地有173.97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12%。其中,90%以上的荒漠集中在西北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阻力。防沙治沙的艰难实践中,中国的民间人士和公益组织都做出了很多努力,涌现出许多典型案例。包括国家鼓励个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刚一出台,就与政府签订治沙合同的石光银;还有十几年来仅靠自己及家人的双手种草种树两千多公顷的“人大代表”牛玉琴。但荒漠治理周期长、见效慢,个人及公益组织的单打独斗难以规模化、系统化治理,无法形成有效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资源浪费、劳民伤财,甚至导致仅有的治理成果再次退化。
而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的治理成果让人眼前一亮。当地治沙龙头企业亿利集团坚持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理念,通过规模化生态修复,提升了修复后沙区土地的价值,导入包括洁能环保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农、牧体验产业等绿色产业。根据联合国的一份报告,亿利集团有效治理、绿化库布其沙漠6000多平方公里,形成了库布其生态“小气候”,探索出生态修复与绿色发展并举的模式,可以说这一模式解决了荒漠化防治“钱从哪里来、利从哪里得、如何可持续”的问题,被广泛认为应以商业化的手段推广复制。
可喜的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国家生态利好政策频出。在政策暖风吹拂下,一大批社会资本和有责任感的民营生态环保企业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当中。但近两年来,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局面,在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同时,部分民营生态环保企业遭遇了一些困境——政策落不了地,资金跟不上趟。究其原因,主要是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生态环保类产品以公共服务设施为主,尚缺少自然资源和生态公共产品的评价量化标准,生态补偿也只在地方政府层面提出,企业参与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二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产品不能抵押、担保,商业银行对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生态企业持审慎态度,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未出台明确的支持政策。
荒漠有丰富的产业价值,但其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特性决定了荒漠治理必须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走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更需要在顶层设计上做出有力的支撑。投身生态环保一线的民营企业纷纷呼吁:应当研究推出适合荒漠化治理的长周期、低成本政策性贷款产品;加快建立绿色信贷补贴制度,支持荒漠化治理企业发行绿色债券;推动生态公共服务设施的产权担保、抵质押贷款,放水养鱼,培育、壮大一批生态修复、节能环保领域的专业企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