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CEPC)是中国科学家于2012年提出,旨在高能物理领域探索和理解希格斯粒子性质、宇宙早期演化、反物质丢失、寻找暗物质、真空稳定性等一系列未解的关键科学问题和寻找新的物理规律的一项计划。近日,在2019未来科学大会上,光明网记者就CEPC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王贻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2019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获得者王贻芳
王贻芳表示,CEPC的科学目标是研究希格斯粒子的性质。希格斯粒子虽然已经被发现了,但它的性质有很多不确定性和疑问,这些疑问和超出物理模型的新物理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知道标准模型不是一个终极理论,它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绝大多数都和希格斯粒子相关。目前来看,全世界粒子物理学家绝大部分人认同,希格斯粒子的精确研究是未来发展最好的窗口。”他说。
王贻芳认为建造CEPC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机会。第一是这一项目的科学目标十分重要;第二是国际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有利,使得我们有可能在取得重大发现的时间上提前;第三是中国有这方面的基础和技术积累,能做这方面的事情。因此目前是CEPC最好的时机。
而对于建造这样一个大科学装置需要突破的技术难点,他介绍,从机械、真空、微波、电子,到超导、磁铁、芯片方方面面都有。这些技术我国已经有过去30年的经验积累,但还需要往前走一步,在技术上实现跨越。
监制:战 钊
策划:宋雅娟
记者:蔡 琳
记者:武玥彤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