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文物保护亟须科技发力

   2021-03-08 科技日报
44
核心提示:近30年前,从事地质工作的苏伯民被选入敦煌研究院,成为了一名“壁画医生”。借助科技力量更好地守护千年石

近30年前,从事地质工作的苏伯民被选入敦煌研究院,成为了一名“壁画医生”。借助科技力量更好地守护千年石窟,是他和同事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敦煌研究院副院长苏伯民每年两会都会带来聚焦文物科技的建议。3月5日,亮相今年两会首场“代表通道”的他再次呼吁,希望国家在“十四五”科技规划中,将文物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给予充分保障和支持。

事实上,不只是苏伯民,多位代表委员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都一再强调,加强文物科技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为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认识文物,才能更好地守护

莫高窟也称“千佛洞”,始建于公元366年,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过去几十年里,敦煌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借助科技手段,让莫高窟减少病害,“延年益寿”。

“壁画病害种类繁杂,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搞清了其中一部分病害机理,但还有一部分病害形成的真实过程,有待于通过科学研究和模拟实验来进一步揭示。”苏伯民说,和壁画一样,青铜器、纸质文物劣化的情形也千差万别,这背后的微观机理和环境作用机制都需要进一步挖掘分析。

在苏伯民看来,对任何文物的保护而言,首先要对文物的状态和它原来的材质和制作工艺有一个全面透彻的了解,充分揭示其制作材料和工艺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这样才能为保护和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同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袁靖也认为,要深化对文物劣化的微观机理与病害发育的环境作用机制的认知,建立文物材质鉴别、工艺重建、产地溯源等理论和方法,补齐基础理论方法和科学数据积累等方面的短板。

为加强文物科技领域基础研究,袁靖建议,统筹部署建设一批文物保护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扩大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规模,完善研究方向布局。加快推动文物科技资源标本和科学数据有序积累和开放共享,建设科研标本库和科学数据中心。

加强装备研发,为文物保护提供利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令苏伯民感到有些遗憾的是,目前敦煌研究院针对文物开展无损分析所用到的仪器设备,比如高光谱成像仪、拉曼光谱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系统等大多都是进口设备,其间难以见到国产装备的身影。

“事实上,开展无损检测分析的一些设备也是通用设备,不仅仅是文物领域,其他领域同样需要。希望国家能加大对无损检测分析装备的研发力度,尤其是针对书画类文物,研发专用的高光谱、多光谱仪器,有助于相关研究的深入开展。”苏伯民建议。

不只是文物无损分析,考古勘查现场同样也需要高科技装备的支撑。袁靖认为,应加强田野考古勘查测绘技术装备的专业化集成和智能化升级,研发一些面向远程、野外作业的小型化、可移动装备。此外,还应加强绿色环保新型文物保护功能性材料研发与应用效果评估,着力研发文物安全智能监测和预防性保护关键技术与装备。

“在文物安全领域,针对文物特性,我们还需要研发一些专门的技术和设备。比如消防装备,过去主要采用粉末灭火器或消防栓,但粉末或水在灭火中可能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我们需要对灭火方式进行改进,确保将对文物的影响降到最低。”苏伯民指出。

借力数字技术,让文物真正活起来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如何更好地让文物活起来,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让文物活起来,需要让博物馆里的文物‘转’起来、‘智’起来、‘动’起来。”王春法解释道,“转”起来,即依法依规加大文物统筹协调力度,建立健全馆际文物交流合作机制,促进藏品借展和重要展览巡展常态化制度化,让更多的文物走出库房、走上展线。“智”起来,就是大力推进文物资源的数字化,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智慧博物馆,实现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动”起来,就是加速文物活化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不断优化传播内容,丰富传播渠道,加强观众与文物互动,使古老文物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

拉近文物与大众之间的距离,离不开文物展示手段融合应用与创新。袁靖认为,在充分挖掘文物内涵的基础上,未来需要在数字展示技术上不断突破,推进文物知识挖掘、展示、传播向智能化、高端化和国际化发展。

“由于起步晚、基础薄,我国文物保护与传承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还面临许多问题,难以有效支撑文物保护利用的系统目标和可持续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表示,“十四五”时期,在国家文物事业发展规划中,科技创新将会摆在更为重要的位置,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布局,着力提升文物科技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同时,聚焦文物领域的典型应用场景,通过全链条创新设计与系统部署,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培育文理学科融合创新能力,推动国家和行业两级科研基地(平台)建设。(记者 唐 婷)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