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首届长三角种业发展大会在南京国家农高区举行。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等专家学者齐聚溧水,聚焦育种短板和“卡脖子”技术等进行探讨。现场成立长三角种业发展联盟,南京国家农高区发布一揽子政策支持种业“卡脖子”技术攻关,吹响打好种业“翻身仗”的进军号。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南京市高度重视种业产业发展,目前全市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96.5%,特色水产品比重80%,畜禽优良品种覆盖率90%,种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
南京国家农高区作为目前长三角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拥有较好的种业发展基础,入驻园区的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省农科院、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入园科研院所基地积极开展育种科研试验,拥有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种业相关国家和部省级创新平台58个,粮食与经济作物等品种资源3万余份,每年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近200个,此外,还有凯达农业等多家从事种苗繁育和市场推广的企业。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为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南京国家农高区联合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科研院校和种业企业,率先成立长三角种业发展联盟。长三角种业发展联盟目前已有江苏省种业协会、上海市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等75家理事单位,联盟秘书处设在南京国家农高区,下一步将发挥联盟作用,集聚和整合长三角种业资源,从而形成区域创新优势,打造长三角种业研发、交流、交易平台,为农高区引进一批种业创新平台和企业。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