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3月15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英、美等多国古生物学者最近在内蒙古发现一种3亿年前的远古树木:乌海拟齿叶(Paratingia wuhaia)。这种树木长着类似松果的果穗和形似杉树叶的叶子,是形成煤炭的主要植物之一。
领导此项研究的中科院南古所研究员王军介绍,新发现的远古树木化石位于内蒙古乌达煤田。这一地区在约3亿年前是一片雨水丰沛、阳光充足的沼泽森林。当时忽然发生了一场规模巨大的火山喷发,火山灰将盛极一时的森林王国整个“封存”起来,这才使包括乌海拟齿叶在内的大量远古植物形成化石,留存至今。
通过化石,科研人员能够清晰还原出乌海拟齿叶的样貌。这种树木高5米至6米,下半部分是一根光秃秃的树干,树干顶端长着树叶和繁殖器官:果穗。果穗呈圆柱形,直径约1厘米、长约10厘米,上面长满了繁殖用的孢子,外观上看,很像一个拉长的松果。而乌海拟齿叶的树叶形态,则类似现在的杉树树叶。
科研团队还发现,乌海拟齿叶兼具孢子植物的繁殖方式和裸子植物的木材结构,是一种介于这两类植物之间的过渡类群。“实际的进化过程,并不是低等生物立刻被高等生物取代。以乌海拟齿叶为代表的这类过渡植物,在更高等的种子植物出现后又生存了1.1亿年。它们和沼泽森林中的其他植物一起,形成了如今被人们挖掘使用的煤炭。”王军说。
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刊发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