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承担的“青海省高寒草甸碳水通量的过程研究及模拟预测技术”项目进行了成果评价。专家组认为,项目采用长期地面观测、遥感解译和过程模型等研究方法,探索了协调高寒草地碳素固持、水源涵养、气候调控生态服务功能与土地利用方法的最佳模式,并提出了适宜管理对策。
项目基于青海草地碳水热通量的多年连续观测数据,搭建了青海草地水、热、碳通量观测网络研究平台,揭示了高寒草地水热碳时空分布格局及其影响机制,确立了典型高寒草甸大气-植被-土壤的碳水循环过程和分配模式。开展了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遥感-过程耦合模型的模拟,估算了青海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水功能,预测了未来RCP45和RCP85气温情景下青海省碳水源汇强度分布格局,对青海省高寒草地碳水功能提升及青海省碳达峰、碳中和、碳贸易清单核算等具有重要意义。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